近年互聯網以至廣告界的最型話題,自然是流動通訊和社交媒體興起的新玩意。
做一個具國際視野的業界分子,除了每日要睇外語blog,隨身少不了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行走江湖,還要不時拋出一兩個The Next Big Thing的專屬名詞,在無意中露一手。
其中一個詞,叫做real-time marketing,意思是在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的時代,資訊傳遞快,傳統媒體被顛覆,不得不上facebook、微博,在那裏發佈消息。舉例今時今日,《蘋果日報》記者拍下街上的馬拉松跑手,第一個刊登照片的地方,可能是facebook、其次是網站,到最後才輪到翌日報紙,此為real-time media。
實情是,人人都有智能手機,在起跑前和過程中自拍,再放上社交媒體,人人都是攝影記者,其中當然包括企業和品牌,於是因應突發新聞,即時在社交媒體發佈內容,是為近年流行的real-time marketing。其中最成功例子莫過於Oreo在超級碗停電之際,把握時機在Twitter即時發文,速度和靈活成為重要競爭力。
但知道real-time marketing的人多,真正執行的卻少。點解?問廣告界公關界老友,本地的品牌企業不少還不了解社交媒體,以為是免費宣傳工具,不少經營digital agency的朋友,有半數業務仍屬“offline”。
簡言之,跟傳統marketing最大分別,在於real-time marketing不是「有錢大晒」的遊戲,成本遠比拍一個電視廣告低得多,做得好,成效可以有過之,做得不好,亦可以完全無效果,食白果。心態決定行動,大部份人心態打份工,求穩陣不想變的人多,有野心想做大的較少,也是人之常情。
但對於敢想敢做的marketer,social media are tools,real-time is a mindset。不管有沒有新的工具,是否處於互聯網時代,他的創意和野心,總會令你無法忽視,他的消費者,都是被他迷倒的小女人,儘管不是每個人都會認同他。
2013年2月27日刊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