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電視,本來是增長通識的最佳方法,從前的電視,不管是認真或搞笑節目的製作,共通點是認真,能夠做到雅俗共賞,觀賞性高。時至今日剛好相反,什麼節目的製作都好,共通點是求其,搞到連基本常識都錯謬百出。
今日的年輕一輩都不看亞視,覺得這個電視台太老土,太染紅,節目不似做給香港人睇,但若論香港的經典電視節目,分劇集、資訊和談話節目三類,亞視其實都有份上榜,尤其是後兩者,當年的無綫跟亞視差得遠了。像當年亞視有個叫《今夜不設防》的談話性節目,由黃霑、倪匡、蔡瀾主持,監製為趙汝強,每集邀請不同的嘉賓接受訪問,節目製作突破電視常規,收視口碑俱佳,堪稱亞視出品的的代表作。
《今夜不設防》於星期六晚上深夜時段播出,黃霑、倪匡和蔡瀾三個文化人在在鏡頭面前,食煙、飲酒及講粗口樣樣齊,但主持言之有物,講粗口同時,能引經據典,加上風格幽默,粗口變成節目重要的一部分,觀眾聽落非但不覺突兀,反而睇得非常開心。初時電視台會以「嗶」聲蓋過粗口,後來觀眾向電視台反映「嗶」聲礙耳,節目乾脆取消了「嗶」聲,直接播出原來的粗口。
至於嘉賓,基本上是影視紅星,接受主持人訪問,在節目中講生活經歷,講自己想法,亦不時談性論愛。我印象最深是某集張國榮做嘉賓的一集,在鏡頭面前,張國榮半攤在梳化上,食煙,評頒獎典禮,評演員,講性、自己的失意、生活,在那個年頭,觀眾喜歡和受落這種真性情,沒有人跑到電視台門口抗議。當然,要突破尺度,在鏡頭和公眾面前食煙講粗口而不失優雅,不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當年的亞視敢於嘗試,容許節目出街,忍受衛道之士的指駡和批評,已經是很了不起。除《今夜不設防》之外,其餘經典節目還有《吳耀漢攪攪震》、《開心主流派》等,都是認真製作的代表出品。
亞視的資訊節目也是一絕,以《今日睇真D》為例,是香港首個資訊+娛樂節目,賣點是以新聞的形式,報導娛樂資訊,突破傳統新聞報導的局限。我印象最深是主持林建明的專業旁述,問問題有紋有路,尤勝今日是旦台的同類節目。可以說,舊時的亞視,特點是敢於創新,除了《今日睇真D》,其他節目如《龍門陣》、《十大電視廣告頒獎典禮》都是首創,正正突顯了弱勢的好處:沒有包袱,觀眾期望低,只要敢想敢做敢創新,要口碑贏不難。相反若太成功,或自以為成功,反而較容易傾向保守和驚失敗。
近年的亞視,今非昔比,跟舊時的創新愈行愈遠,甚至,連走下坡都談不上,因為收視低得不能再低。最弊是更似一個內地電視台,完全脫離香港人的生活,很難再製作出引起觀眾共鳴的節目,高層言行古靈精怪,遠不如舊時的亞視好。
註:本文寫在亞視數碼頻道13台《歲月留聲》啟播之前。
2013年1月9日刊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