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Google現身了?

Google正在逐漸轉型,最近一年,收購專門於YouTube做影片內容的Machinima,推出自家的內容商店「Google Play Store」,在軟件以外,出售書籍、音樂和電影,就像iTunes Store一樣。事實上,Google的轉型一直有跡可尋,只是過去一年,Google前所未有地更像一間內容企業。

很久以前,Google提倡一種理想的公義,口號是「Do No Evil」,這種理想得到肯定和認同,理想表現出來,包括沒有廣告的簡潔首頁,包括中立的搜尋,結果不過濾審查,將最好的結果直接給用戶。

香港現在還有不少人不知道 Google,以為Yahoo是個瀏覽器,這固然可悲,但與此同時,Google的業務擴張很快,除了搜索引擎,它還是手機作業系統和社交網絡,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是可以直接購買書籍、遊戲、影片或音樂的商店,是讓你置身其中的網上地圖,是讓你寫博客的平台,是讓你看影片的YouTube,是讓你向全世界下廣告的地方,很多不知道Google的人實質上正在使用Google的服務和內容,這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不少人質疑,進入內容業務之後,Google已變得不中立,首頁不時彈出自家廣告,而且擁有更多內容業務,又怎能確保 Google不會將自家內容排在更優先的位置?

重點在於,Google的終極使命是什麼?官方答案是「組織全世界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並從中受益。」看Google的搜索引擎,似乎是做到了,但Bing愈追愈貼近,甚至提出「連結也省掉,直接給答案」的搜尋結果;Facebook也做的很不錯,Apple也滿有野心 想靠Siri踏入搜尋領域。

這麼一來,我便會覺得,Google的目標如果是保持中立,做世上最公平的搜尋引 擎,我就沒有話說。但當它的目標是「組織全世界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並從中受益」,Google必須保持有足夠的實力,當被Apple、Microsoft、Facebook等對手排除抵制的時候,依然能夠接觸到自己的用戶,像最近iOS拿掉本來的Google Map軟件,假如Google沒有其他的渠道接觸用戶,沒有Android,實在難以想像日後怎跟Apple周旋下去。

理想是個目標,要達到目標,靠的是實力,做必需要做的事。如果Google滿足於搜索引擎業務,不走入以上的領域,以獲取更多用戶,別說跟Apple、Amazon、Facebook甚至中國的對手競爭,更遑論什麼理想了。

至於甚麼是需要做的事,我覺得非常簡單,任何能夠滿足用戶需要的事,就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向了。

2012年10月10日刊於蘋果日報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