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ffPo搞電視

講起 Webcast,這個怪字不知是出自誰人手筆?拆成二字,是互聯網+廣播的意思,問題是,在互聯網做廣播,沒有用盡互聯網的優勢。

廣播是甚麼?是同一款式的內容,透過某條渠道,同時發佈給不同的用戶,經過收音機接收,叫聲音廣播,經過電視機,叫電視廣播,諸如此類。在技術上,電視和收音機做到的,互聯網豈有做不到之理。

多年以來,傳統上「即時廣播」模式,從來沒有在互聯網真正成功過,最接近的例子,要數 Twitter和 facebook的動態消息,但動態消息實際上卻不是真正的廣播,而是基於用戶的社交圖譜( Social Graph),推薦和發送個人化的訊息。

編輯例會直播出街

內容可以個人化,接收內容的時間,也可以個人化。事實證明,作為網上最受歡迎的內容平台, YouTube最成功是不受時間限制的內容;至於現場直播、限時出現的服務( YouTube Live),相信大部份人連它的存在也不知道。問題是如果連 YouTube都推不動 Webcast內容,誰敢說自己可以?

Huffington Post最近開始搞互聯網電視,學習對象是24小時不停播放的有線電視新聞,取名 HPSN( Huffington Post Streaming Network),對手彷彿一下子由 NYT變成 CNN,創辦人 Arianna Huffington的信心究竟從何而來?

據 Forbes報道,這個新電視項目的想法,是希望善用 HuffPo的編輯部人才,將每天的例行編輯會議,在互聯網直播出街(根據個人經驗,這些內容會有不少精采內容),更讓網民透過 Google+Hangouts軟件直接跟編輯室交流,把網民意見融入成節目的一部份,再加上其他網民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在網站留言。換言之,跟 Huffington Post的互聯網報紙模式相似:營運成本有限。對有 AOL做後盾的 HuffPo而言,這種立於不敗之地的嘗試,不妨多做。

有人可能會問,嘗試若成功,其他報紙難道就不可以照辦煮碗嗎?答案是可以,但不易,傳統報紙敢把明天新聞在互聯網預先披露嗎?

2012年8月15日刊於蘋果日報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