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大行其道,然而,手機廣告始終沒有大作為。沒有作為不代表沒有增長,相反手機廣告增長算高速:2011年是2009年的3倍,大約16億美元。
然而,相比起其他行業,手機廣告業的收入,依然是「小朋友」:全球廣告業年收入4980億美元,手機廣告分到不足300分之1,即便是「夕陽」報業,收入也是手機廣告的129倍。若以同樣增長速度計算,去到2014年,預計手機廣告業還不過是30億美元左右。
《 The Guardian》專欄作家 Michael Wolff估計,向來在網站賺取4美元的廣告,在手機網頁上頂多能賺0.25美元。理由很簡單,原來的顯示式廣告,展示於一般個人電腦顯示器,或筆記簿電腦屏幕,尺寸至少11至13吋,到了3.5吋的 iPhone屏幕,根本無法找到同等的位置,這問題 Yahoo!也不懂如何解決,技術力不足的傳統媒體更是一籌莫展。
我個人認為,手機廣告一定不是出路。首先世上無人喜歡廣告。廣告的定義是硬塞,是綑綁,是用戶不情願接收的,只不過從前的屏幕大,討厭廣告的情緒,沒有明顯浮現出來。問題是,智能手機影響力始終很大,佔據我們注意力的時間,不下於電腦和電視,以這樣的影響力,何以沒法扶植出同等比例的廣告行業?
目前為止,在 Apple和 Samsung等生產商以外,手機資訊的世界,有兩個影響力最大的參與者: facebook和 Google。根據 Larry Page去年的預測, Google的手機廣告收入將會超過25億美元,若然屬實,豈不是單單一個 Google已高於整個手機廣告業的收入?那邊廂 facebook,數據顯示其網站展示廣告也收入不俗。
然而,兩者面對相同的問題:每點擊平均成本( Cost Per Click)不斷下跌—— Google點擊廣告價格按年下跌16%,箇中原因,是 Desktop轉 Mobile的大勢而成,前者收入正在不斷下跌,但仍未有人找到在 Mobile賺錢的合理模式。換句話講,不單止傳統報業有危機,連網站都有!
2012年8月1日刊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