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總裁

全球媒體企業炒風大盛,不是炒股,是炒人。

為什麼新聞從業員飯碗變得「脆弱」?十幾年前,新聞從業員薪高糧準,屬於Dream Job,大編輯、Top Sales,自然是不在話下,但即使其他部門的員工,年終花紅有如近年的金融業:不下一次聽聞,在最大的報館,即使是設計員,做到資深,出入甚至揸法拉利。

到今天,媒體公司像新聞集團、Yahoo!先後縮減人手,本地媒體亦不時傳出裁員消息。上求職網看看,找到答案:傳媒要轉型,多請IT人,少請新聞人,寧願培訓畢業生。問題是,不止傳媒,就是其他行業,也難請IT人。老友公司依舊在求職網站出廣告請程式員。幾年前佢揀人,今日人揀佢,最後一分履歷也收不到。結論是:IT人搶手,但叻IT人不喜歡替傳媒打工。

最難請人的崗位,是以IT輔助傳統業務的「新職位」。智能手機大行其道,相對於傳統程式員,App Developer自然搶手,又例如乘雲端運算而起的Cloud Administrators,由管機到管雲,超越傳統「IT看更」,還有因應社交網絡出現的Social Media Manager,更將傳統Marketing帶到社交媒體的戰場。

以上是目前最搶手職位,共通點是10年前並不存在,都在範式轉移真正影響到企業決策之後,才變得重要和搶手。

但最過癮刁鑽,卻莫過於「聆聽總裁(Chief Listening Officer)」。聆聽誰不懂?這都需要專門一個總裁?拜社交網絡所賜,人人都是傳媒,顧客都是傳媒,消費者變得更信「朋友意見」,結果Facebook的口耳相傳,對消費行為影響更大,造成以往落廣告單向洗腦的「Paid Media」不再奏效。

聆聽總裁的工作,是清楚了解顧客的想法和需要,再制訂策略,報以實際行動回應。說穿了,聆聽顧客本來就是行政總裁要做的事,在社交媒體當道的今天,變得更重要。

因為當顧客心悅誠服,繼而主動幫口在社交媒體推介,那就是是「Earn Media」。再加上企業在社交媒體發佈自己的新聞消息,亦即「Owned Media」,可能不費一分一毫,效果卻比洗錢更有效!

聆聽和發表,從來都是新聞從業員的強項,因此我認為,在明日的世界,縱使經濟不景,傳統媒體從業員的適應力可能比行政總裁更強,縱使要轉型,但機會多的是,不愁沒有市場。

2012年7月11日刊於蘋果日報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