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教育十件事

教育工作者、教育企業家、互聯網創業者,如果您是以上其中一種人,以下10件事,你應該要知道。

1. 電子化範式轉移早已開始。就像許多其他行業,如音樂、電影、電視、出版、媒體,教育亦要面對電子化的範式轉移,引來不少企業或創業者,投身這個巨大的行業。

2. 教育產業其面積,遍佈橫跨全球各國,例如語言教育、幼兒教育、家庭教育、考試訓練。電子書及教材,只是最常聽見罷了。傳統的教育行業,裡頭有很多問題,亦有很多機會。

3. 遊戲是重要主題。打機一族的年齡,持續地加快地年輕化。美國有研究指出,2至17歲的兒童,打機的比例,由平均原來不到2﹪,急升至逾12﹪,其中在手機遊戲的類別,更加由8﹪升至38﹪。

4. 產品優勝不足以成功。創業者誤以為傳統教育的問題,源自「質量」不夠好,因而有「更優勝」的產品便可以成功。事實上,主流消費者的期望,卻是更便宜甚或免費的選擇,這往往是始料不及的。

5. 成功的教育事業,至少需要10至20年。教育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會即時見效,即使是電子教育、手機軟件或網上服務,最初只得很少的早期使用者(Early Adopter),不要期望可以像Groupon那樣一窩蜂。

6. 電子化教育的確是趨勢,但不要期望未來5年會有任何翻天覆地的轉變。

7. 窮人比富人需求更大。富人處於流動階梯上方,對他們而言,教育只是其中一種競爭手段而已,沒有迫切需要改變。相反,窮人收入雖然較少,教育是他們唯一可以向上爬的手段,教育是消費,更是投資,因而往往願意將一半或以上收入用於教育,也較願意嘗試新產品。

8. 亞洲比歐美需求大。亞洲的窮人,以中國大陸為例,如果得不到好的教育,幾乎可以斷定,他將很難找到一分好的工作。也可以說,在亞洲,學位及文憑是相對重要的社會資本,沒有好的學歷,休想加入國企、銀行、政府或得到晉升。

9. 如果缺錢,不要找風險投資者,他們沒有這耐性。要找投資者,可找有心改變教育產業的天使投資者。

10. 就連喬布斯,都要表達對傳統教育不思進取的憤怒,在其自傳,他質疑為何至今,書籍和教材依舊沒有完全電子化,教學和審核,在互聯網普及的今天,絕對有條件為每名學生度身訂造。

2011年10月29日刊於蘋果日報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