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的死亡證,在職業一欄,填上了entrepreneur,而不是他生前Chairman或CEO等職位。
很多美國人都知,喬布斯連最低工資都沒有,他每年只收取象徵式1美元人工。這個世界,有不少人仿傚喬布斯,尤其年輕的互聯網企業家,幾乎全都受喬布斯影響,學習他追求做自己愛做的事,對高薪厚職不屑一顧。曾蔭權自詡為「打工仔」,口號是「做好份工」,著實感覺不到他有絲毫的工作熱情。
喬布斯的創業精神,宣揚得很快,其中最大的原因,在於追隨者很大部分是互聯網企業家,他們都是世上最高強的傳播能手,喬布斯的精神,他們自身受用,也樂於傳授他人。在他們的推動之下,一傳十,十傳百,在香港這個被公認為「科技落後」的小島,受到喬布斯的啟發的本領高強的互聯網企業家,為數也不少。
他們部分躲在家裡,默默耕耘,部分四散於科學園、數碼港,雖然接受了些微特區政府的幫助和好處,但他們都知道,想真正走自己的路,想成為某個範疇的喬布斯,絕不能寄望政府,由政府安排的所謂創業顧問,其意見更不用理。
其實,本地少數互聯網企業家早已登上了世界的大舞台,應付來自全球的競爭對手,他們的共通點是不會將「香港市場」放在眼裡。有趣的是,曾特首在最新的施政報告提到,政府要推動本地業界開發先進的雲端運算技術及應用,其實,業界早已做得想當不錯了,這幾年間,6waves的雲端社交遊戲,aNobii的雲端網上書櫃,Editgrid和Oursky的雲端文書處理,全部是世界級水平,只是曾蔭權不知道罷了。
不過,曾特首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在施政報告發表前兩天,他提議年輕人揾工可以放眼內地,甚至全世界,不能死守香港。由曾蔭權說出來,自然惹來責駡,這個建議本身是可取的,但可能只有真正明白喬布斯精神的年輕人,才能悟出箇中道理。
2011年10月15日刊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