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的科技大新聞,肯定是Microsoft以85億美元天價收購Skype。
眾所周知,Skype是再嫁之身,03年創辦,兩年後eBay以26億美元「禮金」擊敗其他收購對手。eBay倒相當老實,於07年大方認錯,公佈季度業績,撇賬14億美元,以行動直接告訴華爾街:「別再對eBay和Skype抱有幻想,兩者之間不可能產生甚麼化學作用。」結果eBay更在09年將Skype分拆出來。也許,上天總會獎勵老實人,eBay最終在是次交易中獲利14億美元。
說回Microsoft,知道收購的第一個感覺是「買貴了,不過Microsoft有的是錢。」再看Tony Bates和Steve Ballmer的對話,前者強調廣告,包括說視頻廣告是目前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云云。不難猜想到,他日使用Windows Phone、Kinet、X-Box Live、Hotmail、Outlook的時候,很有可能,可以一按啟動Skype的語音或視像通話,便可免費享用通話服務,但於接通之前,就像電訊公司的客戶服務熱線,我們要先聽或看由他們(Bing)提供的廣告!問題是,類似的廣告模式,早有其他公司試驗過,但不見成功,更關鍵是,Skype的早期廣告客戶Volkswagen對傳媒表示,Skype廣告的conversion rate並不理想。
就價錢而言,85億美元是Microsoft有史以來最貴的收購。其次,傳聞有份參與競爭的Google,出手也只是40億美元,不及Microsoft出價的一半。炒股有句術語「只有買貴,不會買錯」,但對象,是那些潛力深不見底的公司。目前為止,科技業可能尚處於牛市,但Skype的潛力早已見頂,而且作為Microsoft其中一個部門,再強的團隊和技術,都不見得有甚麼發揮空間,買貴了,即等同買錯。換言之Microsoft買Skype是既買貴,又買錯!
《2011年5月14日刊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