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報章頭條談及三個 80後任職地產代理,有百萬年薪,不少網民博友群起而攻之,認為勢必助長地產霸權的氣燄。我反而想,這是否樓市見頂的訊號?傳媒是民情的探針,經驗告之,每逢傳媒接二連三高調報道市場的亢奮,都有可能是潛在的見頂訊號。
事實上,根據最新的數字,本港地產代理持牌人數量已達 31674人,是地產代理監管局成立以來新高。同時,地產代理的分行的數量,又較去年同期增加 19%。於未來的 6月份,又將有地產營業員資格考試,由於需求上升, E牌的考試費由 6月起加價 16%,盛惠 700元,至於 S牌亦加 12%,收費 450元。如果加價之後,想入地產行搵食的考生人數,依舊破晒紀錄,相信將會又是另一個樓市見頂指標。
提到年輕人入行做地產代理,記得頭條的其中一位主角,將一二手樓盤資料、相片及影片載入 iPad,方便客戶未親身睇樓之前,用 iPad先睇一趟。他這招,特別受年輕買家歡迎。適逢上周我寫 Zillow的時候,得知原來遠在美國,亦有調查顯示,超過 73%的業主,較鍾意搵支援網上播片睇樓的代理放盤。理由很簡單:美國地方大,遠不如香港般交通方便,睇樓頗為費時,上網先睇片有助減低交易成本。但估唔到,原來連香港都有這個現象。值得一提是,現在只要有一部 iPhone在手,已有唔少 App支援一按拍攝全景相( 360 Panorama),全景相的像真度,介乎於照片和影片之間,相信適合部份覺得拍片麻煩的業主和地產代理。
唔知幾時開始,部份人混淆了「搵食」和「拜金」兩個概念。所謂拜金,是那些將鑽石鑲滿了車頭,目的為了炫耀;至於搵食,在最初是為生活,再進一步,是為了走自己的路,達成自己嘅目標,財富只是副產品。兩者的分別,在於盲目與否,有沒有自己的目標。還是受訪那個女仔講得好,佢話:「唔知自己要咩,冇清晰目標,就叫失敗,相反就是成功。」搵食啫,犯法呀?
(2011年4月30日刊於《蘋果日報》)
你日日講地產,又再引用爛果報的文章.
blog主,其實你係咪同地產佬,爛果報有關係?
篇文係尹生自己寫
其實要知答案真係好易
但世上有太多人思想赤貧
連search下都懶
好難怪佢地乜都話係地產霸權
呢個答案唔使用腦ma
“美國地方大,遠不如香港般交通方便,睇樓頗為費時,上網先睇片有助減低交易成本。但估唔到,原來連香港都有這個現象。" << 令人聯想不知是否有大量買家連樓都唔駛點睇就買? 咁又係咪一種冗奮……
"「唔知自己要咩,冇清晰目標,就叫失敗,相反就是成功。」"<< 好多港女好清楚自己要乜: 未嫁時要做公主, 嫁人時要做王妃。成功或失敗,視乎你用咩尺去度。但有一點好重要: 呢把尺, 都有分高低優劣有沒有意義。不過呢個係人生信仰議題, 係每一個人自己行出黎, 而唔係靠報紙頭條學O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