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06年4月至今,美國NAHB樓價指數一直低於50,換言之,過半數的美國建築商認為,樓市的形勢並不樂觀。正因美國樓市疲弱,不少人有意入市撈底,然而,礙於不熟悉美國樓市,當中不少有心人因而卻步,實在可惜。
為此做了一點資料搜集,發現Zillow這個美國樓盤資料庫網站。目前,Zillow擁有逾1億個美國樓盤,任何人都可以到網站查看,費用全免,操作簡單有如Google。根據網站的介紹,Zillow的最終目的,是把龐大的樓市數據整理好,讓所有人容易地取得數據並運用。這樣看來,確實又有點Google for home的感覺。
入戲肉,根據Zillow的資料,統計今年3月美國樓市呎價最貴的地區,是夏威夷的檀香山、加州的聖荷西和聖塔克魯茲,呎價分別為391美元、334美元和331美元;相對呎價較平的地區,是密西根的Flint、Saginaw和俄亥俄州的揚斯敦,呎價分別為50美元、56美元和59美元。
計交投最活躍,則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居首,3月賣出12408單位;其次是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3月合共賣出10537單位,加州洛杉磯排第三,賣出9288個單位。
港人最喜歡說「入場費」,以洛杉磯市區為例,最平1220呎單位,叫價222萬港元,再加3895美元的稅項,入場費約225萬港元。
最有趣是Zillow還有「出售獲利比例」數據,原來於今年3月,獲利者最多的地區,是曾經於2005年被風災吹襲的新奧爾良市區,其出售獲利者人數,相比1年前上升5.9%。
當然,數據極其量提供方向,到真正投資買樓收租,必須考慮到實際的風險,如果不打算移民,本身又不會經常到美國工作,最好有居住美國的親友幫手望實層樓。最近Zillow正準備跟大隊IPO上市,若長遠看好美國樓市又未有彈藥買樓,不妨考慮一下。
《2011年4月23日刊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