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萬人的標籤

收費電視市場競爭激烈,除英超外,娛樂新聞也是一個主要的競爭點。03年,有線電視率先推出娛樂新聞台,頓成他們留客的一大賣點。至於無線收費電視的娛樂新聞台,則於06年啟播。有線以直擊報道作賣點,至於起步較晚的無線,市場定位強調替娛樂圈發言,宣傳口號為「娛樂圈嘅事,娛樂圈話事」。

最近,他們邀請藝人拍紀錄片《一百萬人的故事》,探討本地貧窮問題,迴響甚大。思哲身邊不少同事朋友都在討論,他們對貧困的受訪者深表同情,對於一個商業電視台來說,確實成功,因為至少引發了觀眾共鳴及討論,節目也可說是無線娛樂新聞台近年的代表作了。

就個人而言,我卻不喜歡那種傷春悲秋的拍攝手法,動輒慢鏡頭,悲情音樂,再加上陳志雲的懶感性。這種催淚的東西,觀眾看過,了解一些人和事,產生同情,也許還哭了出來,那些受訪者的生活就會改善嗎?基本上不會。但如果一百萬人裡頭,只要有一個人,他從頭到尾根本不希望,甚至討厭被人同情、可憐,但節目出街,他卻跟大伙兒一同被標籤成可憐蟲,倒頭來,不是使他更難活得有尊嚴嗎?

就像副學士問題,久不久一個什麼教育組織或教育專家跑出來,說副學士怎樣不好,他們怎樣良莠不齊,認受性怎樣不足。相信唸副學士的學生,最終不外乎想跟普通人一樣,搵份好工,一展所長,自力更生,他們可不需要什麼人來可憐。只是被標籤得多,原來不介意聘用副學士的僱主,說不定就考慮不聘用了。到底這樣是幫了他們,還是害了他們呢?

受訪者才那麼幾個,居然就有一百萬人被標籤成很可憐的一群,這個統計未免也太馬虎吧。還有明星們目定口呆、彷彿見到外星人一般的神情,真的很討厭。這可不是什麼獵奇節目,平日受慣訪問的明星們,訪問別人時可以專業一點嗎?

當電視台得到一套代表作的時候,這一百萬人得到了什麼?一人一個標籤?

《2008年4月25日刊於蘋果日報》

延伸閱讀
一百萬人的故事與阿信的故事
被扭曲了的「一百萬人的故事」@活.頁簿
不對勁的一百萬人故事@牢騷絮語

對「一百萬人的標籤」的一則回應

  1. 像這樣濫情的劇集,
    和甚麼掌門人根本沒有分別,
    只憧賣弄別人的不幸去換取別人的讚同。
    倒不如播一些真實的詐騙綜援紀錄片,
    還來得刺激痛快。

  2. 同意
    見到吳君如問:點解唔買飯盒食?
    就是一個"何不食肉糜"的現代版

  3. 究竟無線對窮人的定義是甚麼…
    如果真的有130萬港人落得如斯境況,香港早就亂了吧? 還是他們弱勢跟不存在一樣?

    無論如何,至少可以令社會關注一下這班人,我覺得始終是件好事。

    我們又可以如何幫助這班社群呢?

  4. 節目出發點係好好既,不過處理手法就相當麻麻。一來d藝人完全問唔倒到肉既問題,成日都只係識得問人晚餐會食咩。唔係一百萬人的故事咩﹖故事都聽唔倒d咩,只係問埋d浮光掠影既野,變左「今晚食咩餸」。雖然唔係特別想見倒陳志雲,不過其實佢既旁白,已經幫明星模稜兩可既訪問,兜左好多底。唉…睇倒好激氣。

  5. 節目最大敗筆是那些明星除了擺幾個驚訝的表情外,就沒有甚麼大作用。陳志雲的旁白其實沒甚麼不妥,說穿了,還是整個節目有欠深度。

    不過,能夠令社會多點關心貧困人士,或引起大家的討論,總算是一個好開始。

  6. 那不過是志雲大師繼志雲飲局後,另外一次用所謂真情感性做包裝,實際為自己個冇人睇收費台做勢谷收視商業行為.

  7. 還有明星們目定口呆、彷彿見到外星人一般的神情,真的很討厭。這可不是什麼獵奇節目,平日受慣訪問的明星們,訪問別人時可以專業一點嗎?

    Exactly!!

    佢好似吳君如咁富貴的話,大魚大肉仲駛你教?簡直廢up!!

    不過節目雖然勁煽情,但起碼激起大眾關注,則點都係好事。

    起碼唔好令人一諗就會話點解佢地唔自力更生,要靠政府幫;今時今日o係香港,窮起上黎真係可以永不超生架!!

  8. 昨晚, 繼續收看《了解.關懷一百萬人的故事》,

    陳慧琳訪問的一名小孩子, 他看似天生聰穎, 性格正面而積極. 雖然經濟上是窮, 但我深信他心中比很多真正富有的人更富有.

    父母從正面把知識教導他是十分重要, 小孩子就如一張白紙. 你認為他們是真正了解貧窮的意思嗎?

    當父母時時刻刻都在怨天尤人, 貧窮很自然地便會自動對號入座, 小孩子也會被自己低垂的價值觀一路拖下去, 把他逐漸變得悲微.

    貧窮一定會令每天都愁雲慘霧嗎? 富貴一定可以令每天都歡天喜地嗎? 對此, 我也很矛盾不懂如何回答.

    當我看到劉嘉玲的訪問時, 心裡即時引起不安. 十塊錢的零用錢實在是不多, 但為什麼好要將表情和語氣都特別強調在這十塊錢上呢? 原本小孩子心裡也覺滿足, 但當小孩子看到聽到她的一席話後, 小孩子便會驚覺原來我只有十塊錢的零用錢是這樣恐怖的事.

    他們很會比較, 他們的價值觀也是從成年人中學習.

    若這是一個娛樂節目, 主持人務必要把事情放大, 以博取觀眾的認同, 來增加收視率, 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是掛上以關懷的名義去讓我們了解一群被忽略的人, 請電視台製作人, 真的好好小心處理被訪者的心理和感受, 以免他們的自尊心和價格觀也被你們的反應拖垮啊!

    李隻豬留字

    http://dorispiglet.blog98.fc2.com/

  9. 近日的話題, 總是離不開《了解.關懷一百萬人的故事》, 但這半小時的節目, 確實令我感到極度不安, 痛心, 心酸, 難過, 無奈, 矛盾……

    從前, 中五已是不錯的學歷, 最少也可跑去當文員; 如今, 取得大學學位也不代表是生活的保障, 眾青年還得跑去念碩士, 甚至是博士, 為的都是希望生活水平得到保障.

    沒想到, 貧富懸殊已到達這個地步.

    當年家境也很窮困, 住的是鐵皮屋, 夏天熱得如走進火爐, 冬天我想比北極還要冷, 遇到狂風大雨, 不是怕天花漏水, 也不是怕地下滲著水, 只怕天花會被吹走, 一家五口都同睡在一張床. 雖不至是朝不保夕, 總算得是不求富足, 但求三餐溫飽.

    媽媽說過 : 「只要肯捱, 便不會餓死」; 「香港地, 只有窮人, 但不會有人餓死」.

    還記得當年只有68磅的我, 跟媽媽分別背著近60磅的貨物, 由慈雲山去到高超道交收貨物. 那時也不知這是苦, 因為當時身邊的同學也不是大富大貴, 所以並沒有因為貧窮而把自尊心也輸掉.

    現在的學習要求, 並不如往日的只需要把課本好好溫習便成了. 必須琴棋書畫動靜皆宜, 欠缺其中一環也不能成大器. 同學們的課外活動時間表, 忙得不可開交. 但9年免費教育是給你課本的知識已矣, 課堂以外的請自行解決. 眼看別的同學們物質豐裕, 還得一技旁身, 他們心底裡總有比下去的感覺, 他們的自卑感也由此而生.

    窮是否便成了這群未來社會棟樑的伴腳石?

    舊時代的女性學識貧乏, 兒女和丈夫便是他們的全部, 她們的生產力除了生兒育女外實找不到別的了, 最不幸的莫過於給丈夫背棄. 今天的男性, 不論年紀也被國內的姑娘吸引著, 可是當她們來到香港才發現生活並不能如想像中富裕. 怨天怨地還是要面對現實吧!

    知識當然重要, 但我確信只要肯付出勞力, 三餐一宿不成問題.

    可惜時移勢奕, 今天需要勞動工作的人已年紀老邁了, 他們的學歷不高, 勞力亦出不了多少. 還加上年輕一輩的新移民, 也同在勞動市場跟他們一起比拼. 昨天, 他們也曾為香港的成就出過一分力量, 可是在晚年的時候, 卻因跟不上發展的步伐而令致朝不保夕, 甚至連三餐也難以溫飽.

    如今繁華盛世的香港, 也把他們的功勞都遺忘了, 這樣是否很可悲嗎?

    遺憾的是, 我們可以協助他們的又可以是怎麼樣呢 ?!

    李隻豬留字
    http://dorispiglet.blog98.fc2.com/

  10. 我覺得那些藝人的反應是發自內心的, 相信不少人在家看這節目時也是有著同樣的神情吧!

  11. 真的希望參與的藝人,可以多顧及受訪者的感受,他們需要的,不是同情(有很多都是自力更生、或努力面對逆境)、不是其他人對他們的生活指手劃腳,「下!你一個月得十蚊零用錢」這類問題,聽上來只覺礙耳!

  12. 雖然我沒有睇到這個節目

    但對於香港新一批的明星沒有任何興趣 (多數只得個樣)

    同時對tvb的大部份節目都無興趣 (星期二,新聞透視除非)

    香港的偽人只是識得口口聲叫人不要bt買翻本等等

    但他們這邊叫人不要這樣做,那邊就不停地炒外國的野。重出了唔少R4的代言人。

    叫我去聽這些抄回來的東西,我情願去聽第一手的原版。

    一個有深度的節目不應問這樣負面的還節或不尊重別人。

  13. 不喜歡太煽情的手法。令我聯想到一套電影"尋找快樂的故事/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14. 睇左頭兩集.
    睇既時候覺得D藝人用近似 ‘獵奇’ 既角度去 ‘了解’ 低下階層既生活令人好唔自在, 佢地好似講緊 ‘嘩, 乜原來香港有人窮成咁架’ 既角度去訪問人, 一路睇, 一路覺得咁樣好殘忍: 人地生活困難已經好難受, 你地仲有佢地0係鏡頭面前, 0係你地呢D有錢人面前, 親口講一次俾人聽, 咁唔係好殘忍咩 (你地仲要俾D咁誇張既神情同語氣)? 人地都係人, 都應該受到尊重0者. 不過唔知呢. 可能佢地最後一集會探討下點樣可以幫到佢地呱. 希望會有啦.

  15. 吳君如問, 點解唔買飯盒食? 就好似法國皇后, d人話市民焦麵包食, 佢地點解唔食蛋糕一樣咁低智!

    陳奕迅話, 原本10蚊可以買好多個橙. 大佬, 你有幾可會去街市? 你自己日日出入高級食肆, 點會知道. 10蚊可以係買到好多蘋果或橙.

    這個節目, 將貧窮變成cancer一樣咁可怕, 大家都忘記了我們長大時, 自己及身邊的朋友, 都是普通窮人, 靠著自強不息, 努力向上, 創出自己頭上一片天.

    唉… 是否江郎才盡, 沒有更出色的節目策劃…

  16. Daisy ,

    同意,以前既人可以逆境自強,依家既人就唔得?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