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份報告,收集了近35年美國女性快樂指數的轉變(pdf超連結)。結論是,今天的女性,普遍比35年前的不快樂。
《Freakonomics》作者Steven Levitt,在其NYT博客內,寫了一篇「Why Are Women So Unhappy?」文章去回應報告,提出四點補充女人為何不快樂,竟然跟香港的「港女論」有異曲同工之妙,思哲也在此跟大家分享︰
1.女性主義期望過高
35年前,因為女性主義剛抬頭,使女人對未來女性地位抬高產生浪漫的遐想;事實上地位抬高了,才發現權力和地位,原來不是快樂的主要泉源。
2.女性活躍於職場
直至近幾十年,女性開始活躍於職場,換句話說,以往男性在職場遇上的不如意事,也會發生在女性身上。
3.女性可以公開表達自己
以前的女性就算不快樂,都因為社會地位低微,而不敢訴諸於口。今天女人有錢有地位,社會亦較開放,她們自然肯公開訴苦。
4.對快樂的定義有問題
類似的「快樂報告」,共通的詬病,在於強調被訪者的期望,而不是得到的結果。在街上問任何一個人:「阿生,請問你搵夠錢未?」,相信九成人都會答「未夠」,至於回答「搵夠」的一成人,多數是騙你。
女性在社會上得到的待遇,包括職業、公民權利、個人自由等各範疇,比幾十年前大幅改進。女比男更有耐性,更服從,今天的白領階級的男女比例,女性已經跑贏男性,無論港美的職場男女分佈也可看到端倪。
現在經常有人說,港女看不起男生的經濟能力,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當女性要求男女平等的同時,就不應該要求男人一定要養起頭家這不平等觀念呢?有沒有想過,不去珍惜自己手頭擁有的,而去追求這種不切實際的童話式幼稚夢想,才是女性不快樂的原因呢?
2007年10月4日刊於《蘋果日報》
貓貓想你弄錯了!!
今時今日的女性, 其實已沒有幻想「男人一定要養起頭家」這觀念了
正如你所說, 女性也明白、遇上職場的不如意事
但事實上, 我們只希望男性不要這麼屎, 日日迷上網、打機, 都要為自己的前途、將來著想而進修
所有女人都幻想「男人一定要養起頭家」?不可能。
所有男人都「這麼屎, 日日迷上網、打機」?也不可能。
除非指名是「部份女人」或「部分男人」,否則其實都係黎講。
再講,個人認為,以上兩個講法,如果係都要話「全部」,其實真係都幾晒9氣。
女性沒有奢望男性可以養得起頭家, 而係男性會自悲點解自己唔可以養得起家.
我結左婚。我強調,我無「男人一定要養起頭家」既概念。
但事實上,你有家庭,好自然就有養起頭家既需要,呢樣野好實際,屋企柴米油鹽水電煤,樣樣野,要用就要比錢,點到你唔比?
問題只係,係由男人一個比晒丫,定係老公婆夾份比。
我屋企既情況,係無限定邊個比錢,大家都有份用,邊個咁岩得閒,經過seven或者銀行,就去比錢,就係咁簡單。
不過,我亦會比錢老婆買野,無話養唔養,無話係唔係家用,等於男友送禮物比女友,無話需要理由,只求對方開心架姐。下話?根本唔需要咩特別理由,總之,係心甘情願比錢老婆洗,咁就得啦下話。
我比錢老婆,比佢買野,我唔會理佢點用D錢,但係佢都會幫我買衫,買野食,又或者買屋企需要用既野。
相反,如果我個排無錢,老婆都會主動比錢,甚至比返錢我用tim。個頭家係兩個人有份既,根本唔需要分咁多啦下話。
個人認為,結得婚,如果下下計咁多野,我就覺得好Q低能。計咁多野,你做咩仲要結婚呢?
不是在說港女嗎?港女不是指部分香港女性嗎?怎麼忽然下文變成了通稱的「女性」?
無論男女,追求不切實際的童話式幼稚夢想,都不會快樂吧。
(不好意思,請刪掉上面那段留言)
各位:
有無諗過點解成日講男人一定要養起頭家?如果諗得到女人點解要搵高大威猛嘅男人,咁兩道問題同時都答得到~~~~~~:}
Dani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