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鼓勵賭博」政策,就像「八萬五」或「積極不干預」政策一樣,消失於政府空洞的承諾之中! — 監察賭風聯盟成員陳永浩(摘自明光社網站)
賭博有甚麼不好?要是輸的是自己,願賭服輸,好不好不是旁人可以說三道四。只可以說既然仍有人不懂長賭必輸的道理,算術不精,那可是教育的錯。不過,客觀地說,讓老千有機可乘,那是undesirable的後來;當然,拿別人的錢財,甚至挪用公款去賭博,那就絕對是不道德。
可是,總有像明光社般的「宗堅」,逢賭必反,表面理由是怕壞細路,又說馬會准許馬主的子女進場,是冇王管、是特權。道德高地霸主蔡志森,說馬會未完的心願,是要青少年成為賭馬接班人云云。
不過,言論自由嘛,這個空間也得給他們,否則,我們難免也落入同一格泛道德框框頭。只不過思哲有個小小的希望,就是想見到他們可以再堅定一些、再consistent一點。
上周四,港交所(388)收市價148.3元,62倍P/E,就算有資金自由行,常識告訴我們,那仍屬高風險,入股,跟賭一鋪沒有分別;要是用大眾的錢入股,那何止是壞細路,直頭是強制男、女、老、幼一起冒險了。明光社不興問罪之師,又如何向江東父老交代?
至於政府入市嘛,就更加沒有人可以制衡了;講到冇王管,馬會又算老幾?港交所升得狠,可是人人可見,比賭波賭馬吸引得多,青少年又那抵受得了這「魔鬼」的引誘?這不是在培養炒股接班人嗎?
2007年9月13日刊於《蘋果日報》
其實佢知唔知咩叫 p/e?
我一生以賭為樂
同盲光社正是死對頭
我仲有好多野同盲光社對著幹
我支持設紅燈區,我支持學習荷蘭大席合法化
所以有些教會亦不鼓勵投資買股票,理由與賭博一樣。
好多教會本身就係大地主,當然可以 “不要為明天憂慮"!大部分人 o既錢朝九晚五(+ n hrs)賺翻來有血有汗,唔係偷唔係搶,交完租開完飯穀種都無剩.你唔博,第日退休教會會供養你麼?
即使不入賭場,不入馬場,不參與賭波,但活著本來就是一場賭博,揀讀咩科,揀做邊行,甚至揀老婆,我地豈能不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