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廣告

最近Youtube透露,將會在其網站的短片中加入多媒體廣告。而廣告播放的形式,就是把廣告橫額,以半透明的形式,放在短片的底部。據說,若觀眾對廣告有興趣,可以點擊廣告,短片會自動暫停,廣告亦會隨之放大,然後在同一畫面播放。

基本上,這個Youtube多媒體廣告,應該與Google ads的玩法差不多。Google藉著搜尋關鍵字,提供相應的廣告。再者,Google也會按廣告的觀看率及點擊率向廣告客戶收費。這樣一來,對廣告客戶當然是好事,因為可從Google直接得到廣告的受歡迎程度,而作出適當的反應。

不過,Google要清楚知道某短片的實際內容,最好始終是靠肉眼,如果利用Google ads一貫以Algorithm分辨的做法,難免會出現誤差。

例如在《Apple Mac guy vs PC guy》短片中,Apple的黑衣型男大講Mac機優勝過PC的地方。但若Algorithm因為片段中某tag有「PC」一字,結果誤將Dell的廣告放到那裡,到時要Dell不抽起廣告也難。

思哲認為,希望透過Youtube這種新媒體作宣傳,沿用舊媒體那種生硬的廣告模式,那是抱殘守缺。較理想的方法,首選是evangelist的自製內容,或者採用payperpost那種end-user的付費宣傳。若自問fans不多或嫌payperpost太前衛,即使是模仿Apple,直接有看頭的宣傳短片上載到Youtube,既可省回廣告費,效果一定比間接賣廣告為佳。

2007年8月24日刊於《蘋果日報》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