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cultural changes begin in affectation and end in routine. ─ ─ Jacques Barzun
上星期,Wii遊戲機在Amazon.com的銷售量終於超越了Xbox 360,成為第一熱賣遊戲機。Microsoft為了對抗勢如破竹的Wii,真是費煞思量。除了上個星期Xbox 360在美國減價促銷,Microsoft還學習荷李活推出大片時的慣例,打算聯合市面上的幾家大型連鎖店,把Xbox最賣得的遊戲《Halo》系列,當作電影一樣作cross-merchandising。
首先介紹一下《Halo》這款遊戲。《Halo》是一隻射擊遊戲,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人類戰士,在外太空對抗外星怪物的入侵。遊戲自01年面世,已經出了兩集,並在9月會出第三集。前兩集的總銷量是1500萬隻,第三集的預訂數也達100萬,從銷量看,《Halo》系列確是Xbox的王牌。
所謂cross-merchandising,就是在漢堡包快餐的包裝上,印上《Halo》的角色,吸引Halo粉絲購買快餐之餘,又可把《Halo》遊戲在其他快餐客戶上推廣。現在肯與Microsoft合作的公司有百事可樂、Burger King、通用汽車等。
Microsoft可能想借今次運動,把《Halo》打造成一種文化現象,就像《變形金剛》,它的動畫結束了20年,今天重新包裝再出,也可吸引無數粉絲捧場。
不過以思哲觀察,能夠成為文化現象的項目,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角色多,例子有上一代的《三國演義》,陪伴思哲成長的金庸武俠、龍珠、星矢、高達,或者新一代的《Pokemon》,每個角色都風格鮮明,才能迎合各人不同需要。《Halo》只有一個叫「Master Chief」的主角,還是一個只懂殺、沒性格的角色,能否成功,真是沒有人敢寫包單。
2007年8月14日刊於《蘋果日報》
**Off topic **
思哲兄, 可能你會有興趣寫下:
SCSI score of Google and Yahoo:
http://theacsi.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5&Itemid=172
Commentary by Professor Fornell:
http://theacsi.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72&Itemid=171
題外話,不道知思哲兄有沒有看「數位時代」的習慣,今期正正是介紹 Web 的商店,其中一間叫東京著衣的網拍,每月出貨八萬件,年營業額破億元(台幣),應該對你的 Fashion 2.0 idea 有一定參考作用吧。
參考網址 :
數位時代- http://www.bnext.com.tw
東京著衣- http://tw.user.bid.yahoo.com/tw/show/auctions?userID=Mayuki0920&u=:Mayuki0920
貓貓想, wii已贏了PS3 n X box360最大原因是遊戲玩法, 而不games 的問題
《Halo》是X box360的皇牌, 但若仍是以按鈕的control pad玩games, 再花几多錢於cross-merchandising亦於是無補, 玩家已轉玩 wii console
思哲兄
不知你寫了一篇有關《Halo》的文章,若說Microsoft想將《Halo》打造成一個文化現像,那緊限於西方世界,對遊戲機大國日本、甚至亞洲來說,《Halo》還未成氣候,Xbox360更加不用說。
在電玩世界中,東、西方口味有明顯分別:美國熱買的多是體育、第一身射擊,日本及亞洲,永遠是RPG及一眾動畫game,單是超級機械人大戰系列、龍珠、高達等,任何一個系列銷售額,已足以打倒《Halo》,更不要說《Halo》只出了三集,單是一個機戰系列,第一集在gameboy推出,那是1991年的事,至今已有16年歷史,還要長出長買,周邊產品多不勝數,更有其動畫及漫畫系列,《Halo》第一隻遊戲於2001年推出,到了2017年,《Halo》還在嗎?但我有信心,到了2017年,超級機械人大戰仍然繼續出續集!
Microsoft要xbox360做電玩界龍頭,必須要攻破亞洲、要攻破亞洲、先要攻破日本、要攻破日本,必先攻佔日本動漫系列,12月Xbox360會出Gundam系列遊戲,Xbox360能否在日本銷量大升,就要睇呢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