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商貿與eBay

Communications is at the heart of e-commerce and community. ─ Meg Whitman

上網遊逛,英國有一單趣聞,某人上eBay,成功投了一部95英鎊的遊戲機,收到郵包,打開居然發現44000英鎊現金,起初還以為是eBay的古怪 Loyalty Program,誰知是一筆無頭神秘款項。

最近eBay公佈第2季業績,純利增5成,銷售額亦升3成,錄18億美元。eBay三主要業務,分別 Marketplace、PayPal及Skype均有增長,但以賺錢能力計,始終Marketplace貢獻最大,第二季賺逾6億美元;其次是 PayPal,Skype再次之,分別賺2億和3400萬美元。

只不過,若eBay貨架的產品數量跟06年比,它實際下跌了6%;而且活躍用戶(Active Users)跟去季相比,人數也是差不多的8300萬人,沒甚麼增長。

eBay宣佈業績的同時,也重申了他們預期兩年內回購價值約19億美元公司股份的計劃。事實上,eBay流動資金充裕,過去花不少在M&A之上,市場反應卻不佳,對股價亦沒甚幫助。

基本上,對於一個買股票的人而言,上市公司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表,固然好事,不過更重要是公司的長遠發展有看頭,因為實際上股票買的是前景而不是過去。

eBay市值450億美元,相對而言,19億不過小數目。相反,公司沒有明確的長遠發展方向,有錢不懂怎樣用,才是股東最憂心的事。

分頭賺錢欠協同效應

記得波士頓eBay Live之旅,思哲聽了Meg Whitman的keynote,跟管理Marketplace的President John Donahoe也聊了半小時。印象中,二人提出的社群貿易(Social Commerce),強調以社群效應提升用戶體驗、帶動消費,未嘗不是新嘗試新方向。

Marketplace核心是高效率的定價,PayPal核心是最安心的交易,Skype核心是較方便的溝通,但現時三者分頭賺錢,根本沒起甚麼協同效應。

到底Social Commerce能夠改革eBay的商業模式,能使三主要業務融合一體,還是純粹抽水Web2.0的一個新標籤呢?下周續談。

2007年7月20日刊於《蘋果日報》

伸延閱讀
再談社群貿易與eBay – 案內人隨筆

對「社群商貿與eBay」的一則回應

  1. 思哲:

    沒有找到你的 Email ,所以只好到舍下留一則與本文無關之言。

    記起思哲兄在書展中的 Web 2.0 研討會中提及時裝尚未被人 Web 2.0 化時,我心想,天啊,又一個豆瓣嗎?

    於是總結了 Web2.0 網站公式三條,及 fashion 2.0 的可行性分析 ^^

    網址:
    http://ka-yue.com/blog/the-web20-formula

    家儒。

  2. 其實 e-bay 係不錯的 trading idea, 但問題係, 網上買賣愈來愈普遍, 有實力的 suppliers 已不需 e-bay, 自己可以做 own website,

    剩下的是二手市場, 但加埋郵費、時間, 比較下實際上不是平市面很多, 加上一般消費者心態(喜歡親自檢驗實物)

    加上PayPal及Skype, 不是獨特的設備, 有 internet banking 及 MSN / ICQ 代替…

    可能這是 e-bay 不再吸引的原因吧

  3. Lady Cat:

    >> 有實力的 suppliers 已不需 e-bay, 自己可以做 own website,
    不敢苟同。
    suppliers 是十分依賴 ebay 這個平台,一旦離開就會失去客源。
    正如 eBay 這麼大也需要 Google Yahoo 這些平台打打廣告。

    家儒。

  4. 家儒 :

    也不全對,也有很多 power seller 己經離開 ebay 自立門戶,只要有知名度,還是可以做得住的,當然小的商戶就沒有這種本事

  5. 回 家儒 知明道並不重要

    最重要是賣出的產品 的目標客戶 是否,願意出多錢 及 很難在一般商店買到

    好似我的公家

    由頭到尾都自立門戶

    重好多油水下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