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源的越南投資

03 年香港開放食米市場,外來廉價米湧入,競爭轉吹白熱化,減價戰乘時而起,米價亦下調近兩至三成,本地米商盈利自然受壓。

以金源(677)為例,04年純利 3800萬,下跌23%,在激烈競爭之下,要突圍成功,以廣告催谷是一個方法,但更重要是公司的長遠發展策略,該朝甚麼方向走。金源大約明白到留戀本業也無利可圖,開始涉足證券投資外,到最近,甚至宣佈進軍越南,發展三個基建項目。

新舊業務難兼顧

但金源為何要跑到老遠,搞「不在行」的基建業呢?自95年起,越南經濟每年平均複合增長達10.9%,股市去年亦升近140%。這跟政府亦大力投資基建不無關係。舉個例,為改善工業區和旅遊區的交通狀況,越南將耗資150億美元提升運輸系統,又動用330億美元建設高速鐵路。事實上,金源現已簽訂了諒解備忘錄,將參與興橋築路等工程,當年曾在越南有經營食米加工廠,在當地建立了人脈網絡,也不是沒有可能。

自從沾上越南概念,月初復牌,金源至今已累升九成,跟其他越南概念股,如陸氏(366)同樣升幅顯著,而陸氏過去一年就大升近五倍。

站於股票角度,金源毫無疑問也是少數有越南概念的當炒股,股價短期內炒作一番,自然不成問題。只不過,從來要同時兼顧核心和新開拓業務都不是易事,有關工程項目細節尚未公佈,金源市值又細,現金又不多,工程規模只怕不會很大,進軍越南對公司的中長線利益究竟如何,就絕對成疑。

2007年7月13日刊於《蘋果日報》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