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y are fake plastic

墨者有此而非之,無他故焉,所謂內膠外閉,與心毋空乎,內膠而不解也,此乃是而不然者也。──《墨子》

上星期,英國名牌Anya Hindmarch於港台推出「I’m Not A Plastic Bag」環保袋,引起一股搶購潮,造成大混亂之餘,台灣那邊廂,更出現了人踩人事件。

一個打正環保旗號的袋,搞出了那麼多風波,雖然未足見支持環保者眾,但可以說品牌效應是發揮得淋漓盡致。AH環保袋售120元,根據AH的講法,這已經接近環保袋的成本價了。之不過,此袋於網上被炒至6000大元,相比起原價,足貴了50倍。

AH既是賣袋的行家,趕上了環保這趟渾水又要限量發行的袋,值多少它們怎會不知道?雖然AH說被eBay上的天價upset了,這種話又有誰會信?

不過,觀乎整個行動,浪費處處,極其量口頭環保,不算是實際環保。一個國產而且重複使用的袋,120元可以買120個,也可以一個都買不到。理論上一件產品越多人用,作用才越大,AH是發自真心地推廣環保嗎?

限量版的結果就是香港有 2000市民排隊用了一整天,如果這段時間用來工作,照最低工資的時薪30元計,也當他們以最高工時開足8小時工,香港人最少花了48萬元在排隊之上。花了時間袋又買不到的,搞一場集體浪費的鬧劇,也可算是公眾的免費娛樂。

AH的I’m Not A Plastic Bag雖然高成本低效益,不過可以站在環保道德高地上,以人家的資源和成本去宣傳自家,正如環保袋上清楚地印了出來,AH這招絕對不是真正的膠,總而言之,這趟事件,袋,不是膠,人,也不是膠,They are all fake plastic。

2007年7月9日刊於《蘋果日報》

對「They are fake plastic」的一則回應

  1. 都係uncut版好睇得多,始終在報紙上不能暢所欲言,有太多禁忌與限制。

  2. Again,using your own opinion to judge Miss Anya ‘s perspective.
    Sigh…… even the bag made from China or India, right, the price is extremly cheap, just becoz they used Cheap Labour… They couldn;t entitle what they deserved !

  3. (講笑) 48萬買一輪公眾娛樂的話都唔算貴,香港連海外僑民當你 800萬人都係一人六毫子,平過放煙花。雖然並非用者自付,但係算係願者自付,算合乎經濟效益。
    :O)

  4. 大家講完一句"超低能+勁(gang6)搞笑"
    咪可以開開心心咁排囉~~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