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料達人?

半年前,X-Series推出了,思哲以為手機網絡「自由之聲」響起,可惜後來才發現,香港人並沒有3UK的一個月費無限上網計劃(無需使用加了控制措施的營運商browser)。最近搭地鐵,見3HK又出廣告,自然是格外留意了。

這輯廣告,沒記錯名叫「移動達人」,也喚作「無料達人」;無料者,日文也,其意即免費,大概又是頭幾個月免費使用,其後開始付費的慣常伎倆。對思哲而言,其實要付錢沒有所謂,只怕許多互聯網網站又是斬件奉上,根本不可以自由地瀏覽,結果一如所料,這位無料達人,算是改了個非常貼切的名字。

但無論如何,這個又名i-mode的服務,99年在日本推出的時候,倒算相當受歡迎。據了解,現時全球約有10萬個i-mode網站,由大約 4000個內容供應商負責建立及營運。

基本上,我們平日上網用的是HTML格式,這個i-mode服務,卻採用iHTML文件格式,是一種獨立的制式,換言之那些i-mode網站,其實就是從前WAP網站的3G復刻版。形象化一點來說,i-mode彷彿一個封閉的國家,在那裏,一個人想建立網站,首先要申請入籍;一個網民想進入境內網站,首先要簽VISA付過路錢。

X-Series的本意就是一條自由之路,何苦3HK要走這條難上客的奴役之路?這樣只會便宜了押注WiFi的電訊盈科。

2007年6月27日刊於《蘋果日報》

延伸 – 英國i-mode演示

對「無料達人?」的一則回應

  1. 作為手機軟件開發者,我也曾經對X-Series抱有很大期望,但可惜一定要以3HK提供的browser這個問題,的確令整個計劃失色不少。

    i-mode比日本遲了8年推出,其原因主要在於日本手機制式不同,在GSM網絡不能使用,直到3G時代,大家共同使用WCDMA網絡,才能互通,現時日本的3G滲透率已超過50%(香港只得1/7),可供香港使用的手機款式有更多選擇。(但奇怪香港的i-mode手機居然不是全部3G)

    香港i-mode的成敗,我相信上網費用並非最主要的因素,最重要是盡快引入日系手機。日本設計的手機,水準非常高,風格和歐美手機有很大分別,相信能夠為市場帶來衝擊。

    提外話,日本電器一向以微型化方向發展,唯獨是手機卻「鬼咁大隻」,這其實都是因i-mode所至。99年前大部份手機都傾向微型化,99年後,為了方便在i-mode閱覽資訊,市場對大屏幕手機的需求激增,就連最kawaii的日本少女,都對大屏幕手機情有獨鍾。

  2. 其實不要對3會推出日系手机有大希望

    因為香港3走的是抵價策略

    而且香港人口少
    都唔知有多少有料的i-mode 網站

  3. 我使用peoples的EDGE $128 無限plan好久了。

    如過試過用EDGE駁電腦上網,你就會明白為甚麼Steve Jobs覺得iphone只需有EDGE而不需支援3G。

  4. 我是行內人,對本行極心淡:
    1.行業hkmarket少,競爭大,只有微利,在這行工作沒有前景
    2.leader大部份因循守舊..要完全開放更改現有data商業模式,難
    3.香港人..冇人想做ITrelated.incl.telco.. 個個想轉去finance sector

  5. 我只係普通用家

    3G 註定失敗,咁既價錢收費覆雜又唔比用VOIP,P2P點會有人用~

    都係等WIMAX好過~

  6. 近日smartone好像也推出了$108任用的月費計劃,好似要簽約,請問有人親身在smartone門市試用過嗎?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