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converting Jews to Christians, you raise the price of pork. ─ William Shakespeare
民以食為天的講法,錯不了。記得以前在大陸工作,跟同事打招呼劈頭第一句,必定是︰「你吃了飯沒有?」
所以,在大陸,樓價暴升暴跌,最多是網民跑出來寫點《不買房》的文章。股價上落,只要不是官府干預打壓,就算有朝一日爆破,相信最多是累積點怨氣,畢竟願賭服輸,這個學習過程,任何市場終歸要經歷。可是,要是百物騰貴,百姓吃不飽的話,就不可當兒戲。從來,中國人的社會動盪,與食都有莫大關連。
大陸的豬肉零售價格創歷史新高。在5月份的25個工作天,肉價連加14次。官方說,生豬存欄數目下降0.3%,加上飼料漲價。事實上,豬肉價格由06年7月的每公斤7元,到目前的每公斤16元,據說,生豬已經成為了大陸小偷的新目標。
有說,大陸豬肉價格急升,原因是飼料漲價推高生產成本。思哲不懂養豬,只好在網上做點研究。原來,大陸的農業專家,有個叫做「豬糧比價規律」,每公斤的生豬價格要在飼料價格的5.5倍或以上,豬農才有利可圖。舊年鬧能源荒的時候,豬糧比價平均是5.06倍,豬農無利可圖,也影響了豬肉的供應。
可是,其他食品和日用品的價格今年也大幅上升,否則這也不會叫做通脹,叫豬肉荒便是。早兩天,中糧(606)停牌,因為大陸有報道指國務院可能限制以糧食生產乙醇。
話說回頭,糧食價格急升,不可以完全歸咎飼料太貴,更加不但是大陸獨有的問題,只不過大陸的情況更為突出罷了。始終,太多的鈔票追逐太少貨物,才是通脹的唯一原因,這一點似乎大陸政府也意識得到。所以,有些政策明知沒有太大的成效,也要做給人看,這叫做表態。
事實上,以玉米生產乙醇,效益不及甘蔗,而且站在發展中國家的立場,這些所謂環保Biofuel,其實是百上加斤的重擔。近期,大陸有官方學者甚至提出盲目發展Biofuel只會令美國得益的分析,限制以糧食生產乙醇,又多了一層更深的意義。別忘了,剛從G8會回國的胡主席,也是肩負代表發展中國家的任務呢?
元首高官的絕招
最近看過一篇有關劇本創作的文章,當中提及在劇本描述上,感性的形容是創作人的一種「出口術」。
閱畢,發覺原來在劇本內,刻意加插哀傷、喜悅等文字來表達情感,而非透過劇本的人物、動作或語言來表達,即表示創作人的功夫「未到家」,亦對自己的筆功投下不信任的一票。出口術者,其實不是高招,他只是自暴其短。藝術上,出口術被視之為低層次,但在財經界,其檔次卻升了幾倍,一眾元首、高官、甚至小至散戶,均視口術為絕招。
散戶們在閒聊之間,喜歡互相吹歔自己手持的股票,讓人羨慕之餘,也許有引人入局之意。每當美國財長訪華,也難免會出口術,宣洩對人民幣改革步伐的不滿;就連重返華爾街的格林斯潘,也開金口預測經濟前景。
另一邊廂,中央為遏止股市持續升溫,已三番四次「育」內地散戶,注意股市泡沫。眼見「三管齊下」都不能調控過熱的股市,結果突然大加股票印花稅,再漏些口風,若股民不聽話,就推出資本增值稅,A股應聲急瀉近兩成;其後,得官員解畫,表明短期不會推出有關措施,A股才止跌回升。
美國自恃是已發展國家的代表,要人民幣加快升值,說穿了,其實只不過是為紓緩怎麼也解決不了的雙赤困局;大陸以發展中國家自居,橫豎看都是讓民族身份膨脹起來,找個國際定位肯定國土完整。出口術,雖然是政治慣技,不過也是自暴其短的破綻。
2007年6月13日刊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