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t trust people who cook as badly as the British… after Finland, Britain is the country with the worst food.──Jacques Chirac,前法國總統
上星期,有個叫「Slow Food」的組織,打入三藩市,提倡放棄快餐主意,改吃優質清潔的食物。Slow Food最初成立,是反對麥當勞於86年,打算在羅馬一個傳統景點開快餐店,之後幾年,Carlo Petrini創立了Slow Food組織,專門打擊麥當勞這種快餐店。
但誰不想吃美味十倍於快餐的佳餚?在此思哲想分享一些個人經歷。早兩年,由於工作的關係,思哲經常到歐洲公幹。身在異鄉,「搵食」特別艱難,歐洲的傳統餐廳,價錢高昂,質素參差,尤其是英國,只有難吃和極難吃兩種選擇。而且根據英國人的習慣,吃剩食物是為不 禮,侍應亦彷彿家長,監視你要吃完碟上的食物,才肯讓客仔離去。
星期日,餐廳例牌休息,在「時間就是金錢」的大前提下,思哲只會去油站買個三文治果腹了事。碰巧酒店附近有快餐店,實在是一大喜訊,起碼快餐店的價格和食 物質素,自己心裏有數。
歐洲餐廳老闆偷懶
很多時候,消費者在選擇時,會考慮很多因素,快餐難食是人所共知,但價錢相宜及質素 有保證就是他們的強項,剛好彌補了它的不足。與其花時間反對人家,何不改善自己的餐廳,甚至學習人家快餐店的經營模式。
Slow Food說快餐店危害健康,思哲不是營養專家,只知自從有了快餐文化之後,人類的平均壽命,好歹是長了不是短了,應大概沒甚直接關係吧!
「慢餐」之所以在 歐洲大受歡迎,說穿了,還不是歐洲餐廳老闆懶惰之過,不想跟老麥正面交鋒,結果才出了Slow Food這個組織,換了是香港,實在想不通誰會參加這種不思進取的組織。
2007年5月22日刊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