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行長錯不在冧女

Everywhere, and at all times, economic progress has meant far more to the poor than to the rich. ─ Milton Friedman

昨日,思哲看電視新聞,揭報章,甚至來自網上的新聞,均見到一個跟香港本來關係不大的國際人物──世界銀行總裁Wolfowitz,皆因這位仁兄, 正捲入一宗假公濟私的政治醜聞當中。

世界銀行在二戰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成立。開始的時候,它的使命是幫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破壞的國家重建。到了今天, 任務是資助窮困國家脫貧。世銀的資金來源,是來自全世界各國交納的基金和世銀債券。

對於貧困國家,世銀會向成員國提供優惠貸款,協助它們建設教育、農業和 工業設施;又會一定程度干涉受貸國內政,譬如減少貪污,建立民主等,雖然通常沒有甚麼效果。

年薪三級跳追上國務卿

話說這位第 十任世銀行長,上任後,除了大力打擊世銀內部嚴重的貪腐問題,還做了一個,可能是他政治生涯上最錯誤的決定,把他那位年屆耳順的五十歲女朋友的職務遷調 了,着她遷出世銀到國務院去。

新聞引述,由於遷調之後,世銀依然支薪予總裁女友,而且年薪作三級跳,從13萬幾,增至19萬幾美元,這個價錢,就是國務卿 也要比下去了,於是,引起了世銀內部的激烈討論。

依思哲觀察,差不多所有本地傳媒,都以該項引「打工仔」入性的三級跳年薪,作其報道重點。而且 Wolfowitz為布殊政府有名鷹派人物之一,曾積極推動進兵伊拉克,世界各地反戰分子,早想飲其血,啖其肉,見到落水狗模樣的Wolfowitz,還 不趕快舉腳猛抽踢個痛快?

翻查關於世銀的新聞,思哲卻發現事件可能另有下文。

2005那年,Wolfowitz正式加入世銀,那時候,以克服世界貧 困問題為己任的世銀,自己卻是一身的肥腫難消的脂膏。舉個例,世銀員工,薪高糧厚,免繳稅,免費教育津貼。27位副總裁,年薪平均25萬美元計;世銀每年 支付的顧問費近1.5億美元,每名顧問,每日平均能賺1400美元。歸根究柢,那是世銀內部及對外的借貸國,都潛藏了許多不可告人的既得利益和貪腐事實。

自由戀愛苦命寃侶

不 過,更加罪該萬死的,還要數Wolfowitz上任前的一宗世銀醜聞。當年,參議院證實了世銀自成立以來,因貪污而蒸發掉的金額,居然達到千億美元,佔整 體借貸的兩成。這些錢,通通落在借貸國那幫吸血官僚手上。

還不止,由於款項屬於「借貸」而不是「援助」,若干年後,借貸國還是要償還貸款。結果是,人民因 為要替貪腐者還債,生活沒有改善之餘,很可能比從前要更吃力。

其後,作風強悍Wolfowitz上任,開宗明義要全力反貪污,成立獨立調查部門,專門捉拿 世銀內外,那些曾經貪污或盜取世銀金錢的員工和顧問。首要目標,Wolfowitz鎖定了問題最為嚴重的亞撒哈拉地區(即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換句 話說,Wolfowitz當然馬上成為了眾吸血鬼的眼中釘,時刻欲除之而後快。

由於非洲最貧困部份的亞撒哈拉,偏偏特別多歐洲各國政府舊時 殖民地,世銀的借貸,往往跟世銀那些歐洲代表有關。再者,世銀內部也分成了歐洲和美國兩個勢力,不少對世銀的批評,乃指其政策傾斜於美國。無獨有偶,引發 今次風波的人,正是世銀的「道德委員會」,而委員會的揸旗人剛巧是歐洲佬。

世銀風波,極可能是一場放大了的辦公室政治鬥爭,Wolfowitz跟Riza,搞 不好隨時是活脫脫的自由戀愛苦命寃侶。

2007年4月17日刊於《蘋果日報》

延伸閱讀:《World Bank Power Play, The bureaucracy bites back at Paul Wolfowitz》WSJ

對「世銀行長錯不在冧女」的一則回應

  1. That’s insightful. No mainstream media is covering this side of the story. No wonder why.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