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 only depend on yourself. The cavalry ain’t coming. ─ Bettye Jean Triplett, Gardner’s mother
先旨聲明,今次不是寫影評,是想分享一下求職面試者應有的正確態度,但一切須由故事說起。
由Will Smith主演、今日正式公映的《尋找快樂的故事》《ThePursuitofHappyness》,思哲有幸看了優先場,印象十分不錯。電影改編自現年53歲的美國千萬富豪、股票行Gardner Rich&Co. 創辦人Christopher Paul Gardner的奮鬥史,故事講述28歲的Gardner當年如何由一窮二白,遭妻子拋棄,隻身帶幾歲大的兒子,毅然接受一份半年沒有薪水的股票經紀實習生空缺,千辛萬苦從20名實習者中脫穎而出,成功獲聘當上這份收入豐厚的工作,從此與貧窮說再見。戲中主角的慘痛經歷,博客「On-dog」兄早在其網誌有非常精采的描述,不贅,思哲倒想補充一下主角在接受求職面試時表現的一幕。
一句關鍵說話
話說Gardner當年獲得股票行Dean Witter Reynolds安排面試後,福無重至,面試前夕因為欠交違例泊車罰款,被警察找上門押往拘留所,直至翌日繳清罰款才肯放人。由於約定的面試時間迫在眉睫,Gardner獲釋後根本無暇返家換上整齊西裝,被捕時一身髹油工人打扮的他,被迫直奔九條街趕往Deal Witter Reynolds的寫字樓。結果,Gardner雖然趕及面試,但三位西裝骨骨的股票行高層面試人員,對一身「騎呢」打扮的他面露不悅之色。
等候面試期間內心掙扎了很久的Gardner,最終沒有選擇砌詞狡辯,反而主動道出欠交罰款被警察拘留一晚,被迫裙拉褲甩跑九條街趕往接受面試的經過。餘下整個面試過程中,最令思哲印象深刻的是,當Gardner被問及為何適合這份工作時說(大約意思):「如果你問我一些我不清楚的事情,我會坦白告訴你不懂;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我之後會全力替你找出答案!」就是這樣一句關鍵說話,Gardner成功從芸芸數百位面試者中,獲挑選為20位股票經紀實習生之一。
坦白承認不足
要知道,面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自我推銷行為,任何推銷高手,都必須先對產品優劣瞭如指掌,但更重要是──誠實。片中雖然沒有交代Gardner接受面試前的準備,但醫療儀器推銷員出身的他在整個面試過程中,明顯非常清楚自己(作為被推銷商品)的長短處,介紹自己期間一直沒有吹噓作大,堅持將一身「騎呢」打扮的因由和盤托出,就算是「不清楚」的事情,亦會坦白承認不足,如此寶貴的坦白態度,又豈會不令面試者留下好印象?
雖然Gardner申請的職位只是股票經紀實習生,但他很清楚自己的賣點。Gardner沒有只是呆坐等候面試者提出難題、沒有只是做好股票行的資料搜集工作、沒有只是生硬背誦預先準備的台詞、更加沒有只是因為欠缺一套整齊西裝而氣餒,相反,他十分清楚這份工作需要的是一份甚麼樣的態度──就是一份主動出擊、不肯輕言放棄的進取精神,要不是Gardner口口聲聲「就算我不懂,我可以向你保證,我之後會全力幫你找出答案」這份百折不撓有承擔的態度,成功令面試官們刮目相看,認為眼前這位「騎呢」打扮的求職者,才是最有機會符合這份工作的最佳人選!
話說回頭,坦白、夠進取、又有commitment,莫說是實習生,就算是長工,今時今日又有幾多人夠資格?
2007年3月22日刊於《蘋果日報》
尹公, 小9反而覺得, 套戲個幕突出了Chris既幽默感, 有一interviewer問佢: 如果我請左位見工連恤衫都冇著既人兄做見習生, 你會咁諗?
Chris: 咁佢一定著左條好掂既西褲囉!
(粗略翻譯)
“坦白夠進取有commitment"只是基本功, 幽默就是一式套路, “功力拳"也!
尹兄,dra是貴column的長期讀者.坦白,進取,有承擔感的人大有人在(dra自以為是地覺得自己也是其中一人),不過,現今的社會實在太複雜,這些人在社會不一定吃香,什至有好多不同的side effect.
一個人可能因係去到無錢, 老婆又走佬的情況, 先至拚發出頑強的生命力及堅毅的意志, 而佢自己本身當然亦係一個有責任感, 肯承擔且樂觀, 才可以有這樣的勇氣去面對困難及逆境.
現在, 香港人的怨氣太多, 行動太少, 經常都想依賴其他人去幫, 其他人去負責自己的生命, 特別係好多家長將責任推給家傭, 過份溺愛及縱容下一代, 在全球一體化的情況, 咁點樣同整個世界的人競爭?
本人有幸亦曾經多次要面試來申請工作的人仕,很可惜接近99%的都欠缺那份對工作的投入及真誠!很多衹會吹噓自己的能力而又不夠坦白,又衹顧眼前的利益!希望年青的一族,切記"如沒有種樹,怎可以有陰涼的地方’.
請多多指教.
貓貓很同意筆者之說「誠實」,但其實還有一點聰明及肯蝕底, 堅持
聰明 — 令他受人注目, (如果不是那個小玩兒, 他哪有機會面試)還有他的應變能力 (面試的另一個問題)
但我始終不喜歡, 把華人社區當做貧民區, 又要顯示我們卻又弄不清我們的言語, 將國語、廣東話及另一種中國方言, 放在一句句的對白, 根本就是醜化
抱歉寫漏了
…..放在一句句子的對白….
wow…看了思哲兄的描述,真的很想看看這套電影。
這個故事令我想起之前我去中大聽 Google vice president, Li Kaifu 的演講。說他的一位朋友剛從中國到美國,很想考到有名的大學。美國考大學要考語文和數學的公開試,什麼SAT或GRE,我也記不清楚!當時他的朋友的,數學自然也高分(中國人在學校學的數學一向都是很深的),英文水平並不差,筆試就是很高分的,可是口試卻不合格。因此不被名大學取錄。可是他的朋友並沒有放棄,寫信到她想就讀的大學,並表示只要那大學給她機會,她一年內必定可以考試合格,以符合學校的要求。而大學真的給她的朋友機會,當然啦,結局是他的朋友真的完成了考試,現在也是成功的人物。當時 Li Kaifu 說這故事的原因就是想勉勵學生,不要輕易放棄。
而我覺得他的朋友,就似Gardner,沒有放棄去爭取面試的機會。寫一封信,或跑到公司去爭取面試,並不是一些很困難的事。如果我們肯試,我們就多一個機會,就是失敗了,也不會後悔!如果我們沒有面對失敗的勇氣,不去嘗試!那什麼也不會發生!那是為什麼成功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你是否有冒險的精神及尋找理想的那份信心和鬥志!
look at a great moldavian short movie,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 on hyperliteratura:
http://hyperliteratura.reea.net/?p=1228
嗯,有依個咁勁態度既係Gardner,佢已經係超級富豪,所以根本世界上有咁樣態度既人吾會多.
思哲大哥, 果然係同道中人..我也是同樣地因Chris在interview 中的這句對白留下深刻印象. 的確令人欣賞和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