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可樂Zero

There is no limit to what a man can do or how far he can go if he doesn’t mind who gets the credit. ─ Robert Woodruf

可口可樂推出的Zero汽水,最近登陸香港,思哲雖然不是可樂迷,但見報紙和雜誌屢有介紹,加上一眾同事的口碑,終於忍不住買了一罐試飲,雖然味道不似DietCoke那麼甜,比較貼近ClassicCoke,但勝在無糖,初步感覺良好。

事實上,對於一家過去百年都是賣同一條配方,但產品銷售額每年卻有近2000億元的公司來說,Zero並不是甚麼新武器,說穿了,不過是可樂公司另一次行銷神話的示範。

Zero早於兩年前已在歐美澳等地推出,今次在港發售,除了從報紙或雜誌見過有關Zero的報道外,不知何故,各大電視、電台、戶外或互聯網等廣告一直欠奉,宣傳活動絲毫無動靜。

思哲忽然記起早前在YouTube熱爆的《神豬俠侶》短片,短片推出後成功製造話題,令全城一直議論紛紛,直至Levi’s自我引爆才一解各界大惑。姑勿論Levi’s的推廣策略是否真的能令生意額增加,但可以肯定的是,Levi’s已成功為品牌建立起Word-of-mouth來。

realtaste背後意義

今次可樂公司推出Zero後出奇地「偃旗息鼓」,對於這家百年行銷神話的典範來說,很難不令人懷疑這是另一次精心布局的宣傳策略,未費分毫,已成為各大報章、電台和雜誌發掘報道的好材料,又一次全城起哄建立起Word-of-mouth,高招。

除了宣傳策略高招,可口可樂在Zero的市場定位所下的工夫,可能比外界想的還要多。繼對上一次在1985年推出的NewCoke,Zero可說是可樂公司22年來唯一推出罐裝、瓶裝和兩公升裝飲品的汽水新產品,至於印在Zero鋁罐上「realtaste」背後的意義,更加不足為外人道。

話說當年可樂公司眼見對手百事此消彼長,不惜作了一個史上最錯的決定──修訂原本行銷逾百年的配方,新配方改以NewCoke名稱重新推出,同時宣布停產傳統配方的可口可樂。消息一出,即時引來大批民眾抗議,不到3個月,可樂公司宣布重推原來配方的可樂ClassicCoke,以息民憤。

當年NewCoke之敗,反映了可樂公司忘記自身最寶貴的資產──Originality(原創性),經此慘敗一役,才真正認清這條百年老配方在消費者心中情意結的無比威力。今次Zero強調realtaste,而不是newtaste,「激似可樂原味」,箇中原因不言而喻。

消費氣候變了

至於有說法指可樂公司眼見DietCoke普遍較受女性歡迎,為了打入男性市場,破格用男人味較濃的黑色包裝Zero,意圖攻入男士市場。表面看來,這又似乎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市場策略,但想深一層,假如Zero的使命單靠「黑色」外表,便可吸引男士購買,可樂公司何不真接推出黑色版Diet Coke?更重要原因,其實是消費大氣候變了。

在消費者追求健康的年代,一罐可樂等如六粒糖這個不利的訊息早已入腦,令Classic Coke顯得「越來越不健康」。在越見萎縮的Sugar cola market市場,低糖Diet Coke雖然成功開拓了一個新市場,可惜味道跟ClassicCoke仍差很遠,對於那些喜歡ClassicCoke、但又礙於健康而忍口的擁躉來說,Zero的「zerosugar」賣點,正好填補了這個市場缺口。

誠如Saatchiand Saatchi ‘s CEO Kevin Roberts所言,成功品牌沒有Trademarks,只有Lovemarks,今次Zero明顯有備而來。

2007年3月20日刊於《蘋果日報》

對「解構可樂Zero」的一則回應

  1. Only the classic cola can claim the real taste …
    Zero, It Aint the Real Thing

  2. 剛睇完一本書,叫BLINK,話說當年pepsi challenge用的是一條詭計,如果只喝一啖的話,比較甜一點的pepsi是會令人感覺較佳的,但如果一整罐飲,則coca cola感覺好d,因為pepsi甜到"陋",這是後來的發現,但當時coca cola不知道,抄pepsi加甜d,結果大件事。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