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be afraid to make a mistake. But make sure you don’t make the same mistake twice." ──盛田昭夫
次世代播放制式爭霸戰,最近又有新火頭。
Sony計劃在未來數月,推出平價新型號的Blu-ray碟機,全力迎戰HD-DVD碟機市場。Sony的新型號碟機定價599美元,較現價999美元的型號大幅降價四成,直迫對手HD-DVD播碟機的499美元。
消息一出,Sony股價即時上升2%,割價舉措似乎有助加快Blu-ray制式的市佔率。根據Nielsen Video Scan的調查報告,Blu-ray與HD-DVD的光碟銷情是3:1。表面看來,Blu-ray的形勢似乎略勝一籌,但不要忘記,Sony其實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將高昂的Blu-ray研發成本轉嫁,強行搭載PS3推出,令「高身價」的PS3銷情慘敗於同期對手Wii。
犧牲了PS3,Blu-ray才得以暫時「慘勝」HD-DVD,值得嗎?就當這個結合了PS3Blu-ray遊戲碟銷情才出現的3:1「優勢」,Sony充其量只算在家用影音市場取得初步成功,至於在更龐大的電腦銷售市場內,Blu-ray的處境其實十分不妙。
原先是Blu-ray陣營的HP電腦,已和微軟合作,計劃在未來新推的Vista電腦上,免費配置HD-DVD驅動器。HP棄Blu-ray轉投HD-DVD懷抱,據稱就是與Sony堅持收回成本,向有意配置Blu-ray技術的電腦生產商,收取每部機30美元的專利費有關,結果當然令不少生產商卻步。
去年賣出超過3600萬部電腦的HP,剛超越Dell成為全球最大電腦生產商,市佔率是全球2.3億部電腦的16%。隨微軟年初推出Vista,在未來新一輪的換機潮中,HP的決定勢對這場制式大戰起關鍵變化。
後知後覺無法扭轉劣勢
雖然Sony目前在家用影音的市佔率較佳,但根據iSuppli的調查報告,今年全球LCD電視的預測銷量,也不過6250萬部,隨未來電視機跟電腦整合的大趨勢,單是HP一間公司去年的電腦銷量,已超過今年LCD電視銷售預測的50%。換句話說,HD-DVD已悄悄滲透這個河沙數的龐大市場!當有一日,HD-DVD制式已不經不覺成為用家心目中的「標準」裝備時,到時這場爭霸戰的結果將不問可知。
或許,Sony目前仍可恃Blu-ray在家用影音市場的暫時優勢,「睇定」才決定下一步是否放棄向電腦生產商徵收每部機30美元的Blu-ray專利費,但思哲記得,Sony當年的Beta錄影帶制式之所以敗給VHS,除了跟拒絕分享獨家技術、以及錄影時間較短外,更重要一點,是Beta錄影機的售價遠高於VHS錄影機。
Sony在1975年推出的Beta錄影制式,技術和質素遠較之後才面世的VHS為佳,但VHS錄影機卻能把握機會廉價促銷,結果「遲來先上岸」,銷量逐步拋離Beta錄影機。直至1982年,Sony見形勢越趨不妙,才急就章地匆匆減價,以家居改善津貼(Home Improvement Grant)形式,向買家象徵式回饋50美元。可惜的是,Sony的後知後覺減價已無法扭轉劣勢,市佔率一直只跌不升,直至1988年,Sony終於承認Beta制式失敗。
事實上,Sony也不應自欺欺人,Blu-ray的開發成本,其實早已逐年攤銷在過去的R&D成本上,要做大生意賺大錢,就必須先放下那個「點都要先收番成本」的小家子心態,視目前的虧本為投資期的必經階段,待將來市佔率足夠,又何愁無錢賺?千萬不要被那30美元的專利費心結所困,重蹈當年Beta的覆轍。
2007年3月2日刊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