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加息勢在必行?

The Chinese have gained achievements in only 20 years which would take many other countries two centuries to accomplish. ─ James Wolfensohn

昨日新聞好不熱鬧,兩幫人,本應是好鄰居,為了一條馬路,白天差點打起上來,晚上還得繼續開居民大會。據聞,因為附近的重型車場跟住戶爭路,歸根究柢,又是誰規劃這種千奇百怪的馬路?

誰不知下一則更熱鬧,報道今年A股開戶人數突破百萬,相比去年,過去這1月份就已超過06全年三分之一。鏡頭前,一位上海師奶股民念念有詞:「我們信佛,去過樂山大佛、五台山,一邊燒香,一邊求菩薩保佑我們多賺錢。」有線新聞除了實地去採訪相關人物以外,的確,也將大陸那種樂也融融的炒股熱,以及股民對於前景不確定的心態呈現出來。

市民炒股沸騰,大陸出口術的次數亦相當頻密,成思危、周小川、易綱先後表示中央和人行關注,炒股者不擔憂才怪。過去大陸加息,去年有兩次,分別在4和8月,再對上一次,已經04年10月的事。這三次加息時期的物價並沒有明顯上升,加息前一個月的消費物價指數徘徊在1%左右,基本上若說是CPI上升是加息元兇,倒不如說是GDP增長急促較為恰當。

GDP真的過熱嗎?

要替大陸經濟把脈,看它是否有經濟過熱,物價、GDP、固定資產投資等是慣常指標,但事實上看了也不一定準,較早時寫過,不贅,可見前文

有人認為,經濟增長無論如何是好事,若不是導致嚴重通貨膨脹,還不至於動用宏調加以壓抑,另外不少評論中國經濟發展的文章,重點多數都在於持續高增長多少年,反而讀到Jake Van der Kamp對大陸近年經濟發展提出的質疑,才有較不一樣的看法。

Van der Kamp所質疑的,是官方提供的經濟數據,這是基於那些數字經過複雜的統計程序,又經由不同地方官員向中央呈交,人為因素太多不能盡信。反過來,他建議若看經濟體系的電力消耗量,代替GDP去判斷是否過熱,所得出的結論一般來得客觀。根據他的電力分析,大陸的經濟過熱,比起官方公布要厲害得多。

不過無論如何,這加息手段,究竟能否替過熱的經濟降溫,還是只不過使銀行貸款收益更加吸引,變相反而鼓勵了一眾上市銀行把更多錢貸出去,與收緊銀根的原意相違背。故此,要是人行堅持加息,就必定出台更多行政措施,監督銀行的貸放活動,未來一段時間,恐怕只會有更多查戶口之類的監管,首當其衝者,只會是一眾大陸銀行股。

2007年2月6日刊於《蘋果日報》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