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天便是聖誕節,該是時候來為大家送個禮。不過貼股票這回事,思哲實在自認弊鄉,沒有股壇長毛阿Webb般熟手,那倒不如來個拋磚引玉,來次創業概念的腦震盪吧!
幾年前,互聯網是泡沫;今天,互聯網已經不知不覺間,成為了每個人生活的重要場所,甚至我們已經開始忽略自己對互聯網的依賴有多大。就連今年的《時代周刊》風雲人物也是「你」,說明了未來的世界,只會愈來愈個人化,人為的社會障礙,也會愈來愈少,套用Thomas Friedman的一句︰The World is Flat。
要是互聯網再一次成為市場的焦點,那不會是虛擬虛幻的概念性口號,像Google今天已經佔有約四分之一的美國廣告市場,那是實實在在的收入。當然,任何人都可以自欺欺人,將2000年的互聯網跟今天的相提並論;不過,連這次改革都可以錯過的人,日後可以在互聯網這個Winner takes all的市場競爭嗎?
互聯網帶來最直接的挑戰,首當其衝者應該是傳媒業。自從巴士阿叔事件後,連香港的傳統媒體都開始積極思考,如何從互聯網上提取新聞材料,找出宏觀趨勢的端倪。出路是否像Oh my news般,索性打破傳統的編採機制,以全民報料為骨幹?還是盡力去開發互聯網新聞作為分發資訊的渠道?
傳統新聞媒體應用互聯網成效仍然未算理想,而最大的局限就是未能為不同觀眾讀者提供度身訂做的資訊。在資訊爆棚的環境下,這種根本性的缺陷將會是傳統新聞媒體最終的死穴。YouTube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可以在近乎毫無成本之下得到無盡無窮的資訊,向無數人提供娛樂。究竟有沒有新聞媒體平台可以做到異曲同工之妙?或許尋找新方向的過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不過思哲可以保證,找到了對路的人,成就一定不下於陳士駿。
破火長城揚名天下
BusinessWire報道,四家外國反防火牆系統公司,達成了全面合作協議,在技術上和商業上互補長短,誓要攻破我國的防火長城,還我國人民資訊自由。
看罷覺得有趣,上網搜查幾家公司資料,卻見其中兩家公司網站簡陋,另外兩家行蹤神秘,Google竟也搜不到其網址,他們的規模,大極有譜。
再說,防火牆硬件、網絡保安方案、網站過濾系統時有聽聞,大公司為求降低營運成本,控制員工網上活動,這些系統方案需求巨大,這方面專家有SecureComputing和後起之秀Websense。相反,逆向做反防火牆卻是冷門。
防火長城充滿民族感情,若被自家人鑿穿,還說得過去,被外國人破了是有辱國體,13億人民面子攸關,網上公安當然不會袖手旁觀。據報,自有反防火牆系統,網上公安反擊手法層出不窮,例如DNShijacking、封殺IP、DOS攻擊等等。這種互聯網攻防戰,最講究資源,為對抗中共所以四公司組成聯軍,不無道理。
幾家反防火牆公司,敢與中共打對台,難道他們全部均是擁抱互聯網,擁抱資訊的自由戰士?說不定。若說他們與駭客高手的心態一樣,也不是沒有可能。駭客先編寫惡意程式,放到互聯網上散播。惡意程式大肆破壞後,自己成了名,此時直接聯絡防毒軟件公司,鑑於早前的傑作,求取高薪厚職不難。
如果有朝一日,防火長城失守,到時全球打工仔,想在公司上MSN,上網炒股,上網搵工,上eBay買禮物比女朋友都好,捨他們其誰?幾家公司的身價,又豈有不升之理。
一注獨贏買印度
思哲每次聽到人家說大陸是世界工廠的時候,既喜亦憂。可喜的是,大陸由開放改革至今,實在進步了不少;擔憂的是,這個世界工廠的未來究竟可以怎樣走下去。每次見到中央政府對資訊自由的恐懼,心中總會問︰究竟要怎樣的一個政府才會如此害怕人民獲得智慧?難道中央的官僚以為,阻隔了資訊的流通,就可以停止人民思想?
撇開政治的問題不談,單說市場的發展,像大陸這種似有若無的增長,除了以量取勝薄利多銷,還有甚麼出路呢?今天看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報告,指中國將會是世界第二大科技強國。思哲不知道說這句話的人背後理據是甚麼,不過常識告訴我們,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對人類最有價值的科技發展,全部都是由民營企業和機構開拓出來。
大陸有空間讓民營的企業和機構去發明創造嗎?要知道,發明和創造的空間,除了要有資訊自由的氣氛,更要有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制,大陸在兩者都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大陸加入世貿,本來就應該讓市場開放,也應該對法治的精神帶點助力。可惜,中央政府卻寧願保護國企和既得利益的壟斷,縱容大陸的大企業改革迎競爭,放棄了讓消費者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很多人喜歡將大陸和印度比較,因為兩者在人口和經濟發展都有類似之處,不過在未來十年八載,印度的發展必然在質在量,都要勝過大陸,甚至可用孫柏文的「一注獨贏」來形容印度的前景。別的不說,單是下一浪的資訊革命,印度無論在人才和技術上,早就已經是美國的大後備。浪費資源封鎖訊息的大陸,又豈可同日而語?
無錯印度有種族、階級和宗教的問題,不過大陸何嘗沒有地區性的割裂現象?可是大陸的社會問題愈來愈嚴重,印度的問題卻可以因為資訊革命而得到解決,教人不得不對印度再看高一線。
2006年12月22日刊於《蘋果日報》
有無聽過印度有交通不暢問題呀?
一注資訊服務業可以獨霸一方?
無基建,談什麼發展?
剛巧小弟又對傳統傳媒業有點意見。思哲有興趣不防來看看。
印度雖然較中國有良好的政治制度,但中國人似乎較勤快,另中國近年經濟大步增長,與包括香港在內的海外華人大力投資不無關係。
中國人勤快而且熱情,幹起活來,又非常拼命勢不可當,外族人又豈能相提並論?
君不見十年文革,中國全民皆運動員,幾勁呀!
唔發生都發生左, 中國人最緊要對文革有反省, 從中學到野!
互聯網既滲透力銳不可擋, 加上國民出外旅遊及留學人數激增, 中國已不能再閉關鎖國。
當初如果唔係文革, 都唔會有咁多有錢佬同知識份子逃避到香港, 佢地都有份做就今日香港既繁榮。
如果唔打仗, 加埋搞好d 教育、衛生、醫療、肅貪倡廉, 中國人既生活應該會漸漸富庶。
如果可以放行多d 言論自由, 保衛知識產權, 鼓吹創作無界就更好啦!
觀乎最近維權律師高志晟被判顛覆國家政權罪成, 以上所講既野就好似係好遙遠既夢想咁!
印度係咪甘睇好? 吾敢包
十年後, 生果邊個寫, 更無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