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向來以保護知識產權,並以法律訴訟起訴互聯網公司及其顧客而著名。最近,竟然輪到互聯網公司反客為主,控告RIAA有違反壟斷法。
作出反擊的互聯網公司LimeWire,專門開發點對點技術(Peer-to-peer)檔案分享軟件,用來在網絡上分享例如短片、音樂、照片或文件等檔案。香港人較為熟悉的同類軟件,可能是WinMX。05年9月,WinMX就是因為收到RIAA的律師信,約一星期後便被迫關站。
其實,唱片公司和互聯網公司之間的爭鬥,應該於04年劃上句號。因為若在軟件加插過濾器,把侵犯版權的檔案濾掉,唱片公司便再無話可說。在04年7月,另一家點對點檔案分享軟件iMesh,史無前例地與RIAA幾個主要Record Label簽訂合約,並成為RIAA在點對點音樂市場的唯一合作夥伴。
LimeWire告RIAA,因為他們也有過濾技術,惟需要歌曲資料來運行,但RIAA卻不肯提供。RIAA還向LimeWire提出訴訟,指它們沒有鼓勵用戶盜取音樂。於是,LimeWire才不得不以反壟斷法回敬RIAA,指RIAA意圖透過製造過濾技術的壟斷,從而操控點對點音樂下載市場的價格。
RIAA佔美國逾九成的音樂市場,向來對唱片定價的立場強硬。Wal-Mart作為RIAA主要的銷售渠道之一,佔其銷售收入近兩成,兩年前亦曾經警告RIAA,其唱片定價有下調空間。Wal-Mart表示即使低於10美元出售唱片仍有錢賺,惟礙於RIAA訂立最低宣傳價格(Minimum Advertised Pricing),他們未能減價,但已經響起了警號:「市場認為部份唱片價值低於市價。」
要挽救唱片的價值,無論美國還是香港,唱片公司請專心做好音樂。另外,互聯網上所有新Distribution Channel,即使不用(或不懂得用),也請不要將它標籤成魔鬼,顧客便不會離你而去。
有水放水 總勝過漏水散水
文豪馬克吐溫曾經講過:「威士忌是要來喝的,水卻是要來爭奪」(Whiskey’sfordrinking.Water’sforfightingover);不過經濟學鼻祖阿當史密夫,在《水與鑽石價值矛盾論》中(Water-DiamondParadox),指沒有甚麼比水更加有用,不過價錢卻十分低賤,相反沒有實際用途的炭元素鑽石卻價值連城(金手指孫柏文兄必定對此非常贊成)。
水是非常有價值的資源,在世界各地也是一門生意,偏偏在號稱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系的香港,水務卻是國營事業,意識形態上比聲稱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大陸更落後。
生活在香港的我們,「吹水」的人多,用水也看似來得容易,偏偏就是沒有幾個人會細心去想,既然電力可以民間營辦,互聯網服務和電訊也可以民間營辦,為甚麼水務不可以是一門生意?不要說電力、電訊和互聯網服務的重要性不及食水。試想想若有一天香港沒有電,沒有電話也不能上網,那是怎樣的一場災難。食品的供應也夠重要吧!難道政府又要連食品的供應也國營嗎?如果不是的話,為甚麼偏偏水務要由政府去提供?特區政府05/06年的水務收入預算是24.9億,而支出則高達51.2億。換言之,平均每個香港人的食水成本逾730大元,而當中約360元由納稅人支付,明顯是嚴重的資源錯配。
今期Barron’s其中一篇專題報道,講的就是水務的商機。話說全球只有1%的水源可供飲用,所以供水和處理污水絕對有長遠市場潛力。報道指現時水務市場營業額每年最少3650億美元,而且未來5年內世界各國將投放上15000億美元於供水基建上。事實上,StanfordWashingtonResearchGroupWaterIndex追蹤的20隻水務有關之上市企業,過去5年的回報率高達131%,實在不遜於其他類別的公用股。
香港水務署可以民營化嗎?由浪費變成另外一個商機,絕對是一件應做的事。為甚麼這個特區總是應做的不做,不應做的卻猛做呢?
揭曾蔭權的投資秘技
上周最鬧哄哄的,莫過於曾特首那份史上最薄的施政報告。無他,任期僅剩八個月,最「務實進取」的做法,當然是為連任鋪路。當過財爺的曾蔭權,政治投資伎倆又有幾高?或許,透過他今次如何動用200多億謀取最大「連任效益」,可以窺豹一斑。
曾蔭權心中有數,商界及左派的鐵票根本犯不浪費子彈;至於坐擁40票(佔選委會票數5%)的漁農界,今年6月已被休漁期「超筍」的2.5億貸款招安;餘下八個佔票逾四分一(共214票,佔選委會票數26.75%)的界別:育界、社會福利界、宗界、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工程界、地產及建造界、港九各區議會、新界各區議會,今次就被曾蔭權以220億一鋪「搞掂」。
施政報告中,最大單一撥款,首推「A貨」學券(《蘋果批》宋漢生兄這句最精警),五年累計約100億。撥得出這個銀碼,曾蔭權固然計過「連任效益」有番咁上下。表面上是資助幼兒育,其取巧之處,正是加入所謂「準則」,刻意將牟利私校剔出資助範圍,直截了當地確保利益落入非牟利辦學團體(如保良局、佛和基督等等)的口袋中。如此一石三鳥,育界20票、社會福利界40票、宗界40票保證受惠,結果合共100票(佔選委會票數12.5%)即時落袋。
另一,除了放風資助業界設立電影發展局外,曾蔭權又趁08/09舉辦奧運馬術及東亞運動會,借勢大條道理「推動體育發展」,撥120億籌建新場館和基建、完成前市政局和區局遺下的數十項地區康樂設施工程。這樣一來,即時贏得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40票)、工程界(20票)、地產及建造界(12票)、港九各區議會(21票)、新界各區議會(21票)的掌聲,114票(佔選委會票數14.25%)頓成囊中物。
補充一下遊戲規則,曾蔭權要連任,須取得800人選舉委員會中超過半數支持(即逾400票),今次這份薄薄的施政報告,連消帶打已囊括了214票(佔選委會票數26.75%),政治投資高手出招確實不簡單。
2006年10月16日刊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