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請你去旅行!

恆指萬八在望,新股IPO滿堂紅,經濟暢旺,會計界順理成章鬧人才荒。昨日碰見會計行老闆哥頓,老闆之中哥頓已屬開明一族,薪金、進修資助等等,講到明萬事有商量,可惜連他亦擔心員工醞釀流失潮。結果,哥頓想出要搞點新意思,主動增加員工歸屬感。

哥頓告訴思哲,他想仿效報章上一些「模範」老闆,出錢請員工一同到外地旅行,希望藉此與員工盡興之餘,亦令彼此關係變得更融洽,提升員工對公司歸屬感。

哥頓出錢請員工旅行,本來無可厚非,但弊就弊在哥頓也會隨團出發。對於這些「隨團附送老闆」的免費旅遊,思哲嘗試以過來人身份分析:

1.有些老闆喜歡在旅行期間出其不意搞Brain-storming,是讓大家能在「輕鬆」情況下探討公司發展,整個旅程頓變掃興。
2.集體玩一些簡單遊戲時,老闆太out唔識玩,員工都要「上下一心」耐性地講解規則,並要經常Cheer-up;就算老闆識玩,多數員工亦要懂得「有技巧地」輸;員工覺得好難頂。

3.與老闆一起時,員工有默契地論資排輩站或坐,一不小心與老闆接觸太多,又會招來「博上位」之名,結果老闆變得生人勿近之餘,員工亦感到壓力。

4.老闆請食飯,平時習慣開支First-growth紅酒慢慢歎的員工,為免被指「有便宜唔使頸」,結果要裝作「最近冇乜酒癮」。

5.即使到了自由活動時間,員工亦要自律切忌喝醉「嚇親女同事」,免得傳到老闆耳邊留下壞印象。

6.員工整個旅程變得慎言,事關一不小心「口快快講錯野」,後果可大可小。

總括以上經驗,思哲建議哥頓,若然想請員工到外地旅行,誠意雖然可嘉,但最好還是本人不要隨團出發,免得一心提升員工對公司歸屬感,結果弄巧反拙。

快閃案法官多此一訓

網上「快閃強姦黨」一案,昨日終於塵埃落定。對此案,思哲很認同法官陸康所言,互聯網等同報章雜誌,故此網民也需負言論責任。不過,判詞又指,陳錫明(被告)不應沉迷網上遊戲及ICQ聊天室這些虛幻世界,思哲卻認為有雙重標準之嫌。

誠如陸法官所言,若互聯網等同報章雜誌,那每天逾百萬港人閱報,而且從不間斷每天都買,是否又算沉迷?若是,情況豈非更加嚴重?思哲相信,法官沒有指摘社會大眾沉迷報章,可能是認為網上遊戲和ICQ聊天室是壞,報章雜誌是好。法官判詞中表示,曾提醒自己不要對陳的品行加上個人道德判斷,但他似乎對網上遊戲ICQ聊天室有偏見。

陸官最後指出,陳已是一名四十二歲的成年人,但恍如十多歲年輕人貪玩,沉迷網上世界虛耗光陰,倒不如善用時間與家人相處。但思哲表妹一家,兩母女最開心溫馨的時刻,便是晚飯後一起進入網絡遊戲明星三缺一的遊戲室,一起挑戰其他網友。另一位移民加拿大的親戚,正是使用ICQ的網絡電話功能,致電香港的女朋友和親戚,不但省下昂貴的IDD費用,還可進行視像交談,見到對方親切的笑容。

其實,陳覺得ICQ聊天室好玩,思哲覺得寫文章好玩,母親覺得逗寶寶好玩,陸官也或許認為,法律工作很有意義。人生在世,誰不想活得開心好玩,請問何罪之有?再者,很多東西假若沉迷也有害,例如抽煙,但法例並沒有禁止成年人吸煙,是尊重每個人有權規劃私人生活的自由。若一刀切禁止吸煙,那才是真正的不負責任。

其實,是次的裁判結果,已能告誡陳和社會大眾,任何渠道包括在網上,也不能夠犯法和任意妄為。但卻不代表網上遊戲、ICQ、聊天室這些渠道本質邪惡,為此而訓社會大眾少用,是多此一舉。

思哲借用陸官的判詞,再補充一下,目標讀者亦是四十來歲的成年人──大家已經人屆中年,別再執迷不悟,倒不如善用時間,學習資訊科技,務求跟上時代步伐,相信事件已給社會大眾一個訓。

指成份股看董建華政績
適逢道指創高,指又破六年高位,整個市場牛氣沖天,見昨日孫柏文兄對道指獨到分析,踢爆道指創高原來是「夾硬篤出假象」。雖然思哲沒有孫兄那種踢爆的功力,不過也想借這個機會,比較六年來指成份股變化,看幾年間香港的轉變。

指除了是市場大勢的一個指標,成份股的選擇,也包含了不少重要的訊息。能夠被選入指的成份股,當是大市價大交投的主要藍籌,也是資本市場的焦點。00年,指成份股當中,超過一半是地產有關的企業,餘下則差不多全部由銀行、電訊和公用股則佔,只有一間工業(德昌電機)和綜合企業(華潤創業)。

當年的33隻成份股,至今有12隻踢出局,另有13隻在00年之後六年間納入指。踢出者超過一半是地產股,新加入者除了地鐵公司之外,全無任何地產成份,也更多元化。有鞋業的裕元、賣時裝的思捷、開採石油的中海油、電子業的富士康、貿易的利豐等、航運的中遠太平洋。

要知道指成份股中,盡是大市值大交投的企業,又是股市資金的中心,所以這個轉變來看,董建華實在履行了他的選舉承諾,打破了香港注重地產的經濟模式。不過,另一個更有趣的現象是,指成份股企業的大陸概念明顯增加,就算撇除聯通、中海油和建行等H股,能夠留下來的21隻成份股中,也有不少要靠北上才能站穩陣腳,例如有傳聞將獲得大陸內地銀行資格的東亞,甚至各大地產商也要發展大陸地產,也算應了董建華當天那句︰「香港好,中國好;中國好,香港更好。」

2006年10月06日刊於《蘋果日報》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