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Prada惡魔

趁假期抽空到戲院看《穿Prada的惡魔》,此片改編自同名小說《The Devil Wears Prada》,影射《Vogue》時裝月刊美國版總編輯Anna Wintour,現實生活中,Wintour的確恃才傲物,但又如何?《Vogue》過去18年,成功由一本普通生活雜誌,搖身成為今日全球時裝界馬首是瞻的權威讀物。

誰也曉得,做得最高領導,若凡事只憑直覺做決定,對機構肯定十分危險。凡事無絕對,作為《Vogue》最高領導的Wintour,向來「一言堂」,所有決定,只會按她個人喜惡而做:

1.要求模特兒放棄到Studio取景,堅持要在天然光下拍照;
2.雜誌中間內頁愛「玩」,給讀者驚喜(最經典莫過於邀得名模Carre Otis在沙灘半裸嬉戲);
3.臨時抽起空姐患乳癌的專題報道,理由是不夠「high-flying」,要下屬再做過,但主角必須是患乳癌的商界女強人;
4.就連美國名嘴Oprah Winfrey也要按指示,先減肥20磅,才可當雜誌封面;

誰叫Wintour點子多多,管她甚麼「一言堂」、目中無人、只憑直覺,成績最見真章,《Vogue》銷量每期逾百萬冊,廣告多不勝數。

環顧本地商界,「一言堂」的公司弗人舉目皆是,但能夠像Wintour一樣,人到中年創意仍然源源不絕,保證為公司年年賺錢的則沒有幾個。

記得老闆R九十年代初期,憑一己之力創辦電訊公司,由於年輕時點子多魄力夠,凡事「一言堂」,下屬只有跟從的份兒。人到中年,老闆R開始力不從心,創意逐漸「乾塘」,可惜追隨自己多年的下屬,卻習慣了只做follower,不敢「出言」頂撞。

公司近年開始蝕錢,老闆R終於想通,人前人後下詔罪己,又從外高薪聘來幾位高層,條件講到明,是要在公司內跟自己「撐到衡」,為的擺明是衝擊積習多年的「一言堂」文化。其實,這家小型公司能有今天的成績已算是奇績,能否將傳奇延續下去,老闆R總算有自知之明,不能再單靠一己之力。

ISP形象差食死貓

近日網上爆出獨立網站遭ISP審查的疑雲。事件主角ntscmp.com,成立於97年,是專諷刺時弊的獨立網站,立場絕不怕得罪權貴,就連李氏父子亦不賣賬。

揭發事件的就是網站負責人George Adams本人。他公開表示,有網民不能正常瀏覽網站,而且只網上行及和記兩家的用戶才出現問題,所以呼籲網民向電訊管理局投訴。

隨事件的發展,互網絡協會的專家追蹤路徑(一個簡單的指令,其實任何用家也可自行測試)後,發現問題源自香港境外。網上知名博客如《東南西北》的宋以朗以及其他高手,也解釋了阻隔該不是和記電訊及網上行的作為,不過就像Potato Judge劇情一樣,就算prima facie evidence不成立,李氏家族也已經被定罪。

其實,誰只要了解互聯網架構,就不會妄下判斷。在互聯網的世界,資訊的傳遞是「雙向」的,一端是伺服器,另一端是end-user。所謂的雙向,舉個例,end-user要到美國伺服器看短片,其實是先由end-user傳送一個指令予伺服器,然後伺服器再把短片上載到end-user的電腦。

上不到一個網站,未必一定與ISP有關,或許是因為伺服器和end-user出了岔子。例如伺服器的連接設定,能夠限制連線者的身份及同時連線人數。另一方面,end-user的電腦本身硬件(網絡配接卡或路由器)、瀏覽器軟件出現問題,甚至乎中了惡意程式,也會導致網站不能正常顯示。

另一個原因,是ISP的Cache Engine(快取引擎,可為ISP節省海外頻寬成本及提高網絡速度)資料沒有及時更新,用家看到可能已經移除的舊資訊,甚或完全看不到網站,雖然都是看不見,但卻是因為Cache Engine效率問題,並非ISP主動攔截了個別網站。兩家ISP今回食了死貓,全因網民不熟悉互聯網結構,以及李氏父子的形象負面所致。

PR=Perception+Reality

網站ntscmp.com懷疑封殺事件,明顯是被公眾對李氏家族先入為主的色,但是兩家網絡商的公關卻以「肅靜.迴避」的態度去處理網民的偏見,有三個可能︰

1.他們不知道真相,也沒有technical competence去理解事情始末;
2.他們對兩位李老闆也沒有好感,也認同網民的偏見;
3.他們不知道如何去處理這件事,也以為採取鴕鳥政策幾天,希望網民自然會淡忘。

思哲曾經在公關界打滾,夠膽斷言1.的可能性不大,3.的機會率最高。

不過,真正知道明白事情始末者人數不多,事件癥結亦不是究竟網絡商有沒有封殺ntscmp,而是為何究竟網民會有封殺言論的Perception。毫無疑問,幾天之後,就已經沒有人再談論這件事,不過當網上行或和電再出甚麼問題,自然有人會舊事重提,到時候,今回封殺事件就不再是懸案,而是定案。思哲要提醒這兩家網絡商的公關,翻案要的心力非比尋常,並非一般公關做得來。

思哲多年前仍是公關的年代,舊老闆兼師傅就曾經說過,公關(PR)就是Perception&Reality的簡寫。事實和偏見,永遠都難免有一段距離,將兩者拉近,就是公關這一行每天都要處理的最根本問題,也就是所謂的Bridging the perception gap。

很可惜,香港大多數公關人,既沒有地位,更沒有見識,無事會請客食飯,有事就不願置評,機構任職的所謂公關,更加是只識揣摩老闆心意,也許有些會一點雕文琢字的小功夫,會處理perception gap的又有幾人?

連這點基本功都沒有的,還是自認弊鄉,去Marcom那邊搞風花雪月好了,不要連累公司,否則這些所謂公關,無論對兩位李老闆有否好感,成全了網民的偏見,也實在難辭其咎。

2006年09月26日刊於《蘋果日報》

對「真正的Prada惡魔」的一則回應

迴響已關閉。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